原标题:
侯红琴:做“秦腔人”该做的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李江波
从1月23日开始,侯红琴领着西安三意社百余位演职人员不辞辛苦,辗转陕西西安、宝鸡、富平,宁夏彭阳,甘肃秦安等多地,43天92场轮番演出,只为给当地观众送去一场场秦腔“盛宴”。
侯红琴的办公室有两件必备物件,一张钢丝床,另一件是行李箱,里面备有春夏秋冬的衣物,是她随时说走就走的演出行囊。
从幼时考上周至县戏校,再到西安艺术学校深造;由一名秦腔“小白”,到摘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表演奖,再到百年秦腔剧社三意社掌门人,屈指算来,侯红琴在秦腔艺术园地里默默耕耘了四十个春秋,把自己的艺术生命完全融入了秦腔艺术的血脉。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87年,还在西安艺术学校上学的侯红琴首次亮相陕西省戏曲春晚,一曲秦腔《三娘教子》唱罢,新式的表演令三秦观众眼前一亮。
在校期间,爱学习练功勤能吃苦的她深得老师喜爱,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先生成了她“如何唱戏,如何做人”的职业航程引路人,恩师的传道授业让侯红琴的艺术“翅膀”日渐硬朗。
1991年,侯红琴与西安市艺术学校20多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一同分配到西安三意社,参与排演《法门寺》《玉堂春》《狸猫换太子》等戏,侯红琴的表演功底在“实战”中崭露头角,演技演艺得到精进与锤炼。
“梅花”香自苦寒来。2000年,一度在排练场的砖地一跪就是半个小时、腿上绑着沙袋练习跑圆场的侯红琴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她在秦腔《火焰驹》中饰演女主角黄桂英,凭借生动鲜活的扮相、韵味浓郁的唱作、台风沉稳的表演,捧回被誉为“中国戏剧奥斯卡奖”—— 第十七届梅花表演奖,那年她29岁。
守正创新出精品
2005年,秦腔名角侯红琴成为百年秦腔剧社三意社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回想从学校毕业到今天,我的成绩都是秦腔给的,我会竭尽所能把多年的积累用在秦腔事业的发扬光大上。”侯红琴说,“守正创新是传承秦腔的最好方式,也是兴社强社的基石,我们应该扎根人民,用心用情创作更多的文艺佳作来回馈人民。”
侯红琴的示范引领让三意社的创作有质有量、好戏连台。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司马迁》《横渠先生》,让历史文化名人活起来;弘扬革命老区精神的大型红色戏《陕北往事》获得陕西省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秦腔版《哈姆雷特》在中国秦腔优秀剧目汇演上刮起了“三意创新之风”……
这些年,三意社凝心聚力创排出30多部全本秦腔剧目,精彩纷呈的大戏得到了西北五省戏迷的交口称赞,线上线下惠民演出惠及上千万基层群众,先后荣获国家(部)及省市各项荣誉150余项,侯红琴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甘当绿叶衬“红花”
三意社自古就有“大师哥教小师弟”的优良传统,侯红琴把“传帮带”视为传承振兴百年剧社的抓手。
侯红琴倡导将舞台“让给”有才华的年轻人,三意社排演的新版《周仁》,力推青年演员杨升娟饰演周仁,摘得第三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这些年,三意社排的很多新戏大戏,也是年轻人挑大梁,我们在台下当‘绿叶’给他们伴唱。”侯红琴说。
侯红琴把演职人员当做兄弟姐妹。在录音棚经常看到她自掏腰包给大伙叫外卖,职工家有事她必亲自过问并细心安顿,为保证职工冬天外出演出不受冻,她叮嘱社长助理尽早选择定制保暖性好的团服。近几年,30多名年轻业务骨干都是冲着这个温暖大家庭慕名而来。
在今年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侯红琴委员提交了《加大传统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建议》提案,“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希望更多的人关注秦腔演艺人才的培养,给人才提供学习平台,提高他们的待遇,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侯红琴表示,今年三意社准备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创建戏剧研习班,为秦腔舞台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年轻人才,育新人、兴文化、凝合力,把秦腔艺术品牌越擦越亮。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