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历史建筑一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想让历史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离不开一群历史建筑保护从业者,而谷志旺就是其中之一。从普通技术人员到市级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上海工匠谷志旺一直扎根工程一线,致力于上海城市更新,用一砖一瓦延续上海这座城市的脉络与建筑生命力。
成就“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奇观
和不少年轻的建筑师一样,刚刚走出校园的谷志旺也想要以自身实力成就“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奇观。“那时候我踌躇满志,一心想着去建造自己的代表作,在摩天大楼上留下自己的姓名。”怀着这样的憧憬,2006 年毕业后,他就加入了上海建工,希望能够参与到更多标志性建筑的建造工作中。
入职以后,谷志旺参与的第一个工程是南京紫峰大厦,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第一高楼,是典型的“高、大、深、难”工程:总高度450米,总建筑面积26 万平方米,地下室深度将近30 米,结构体系非常复杂,施工难度很大。
谷志旺负责难度最高的主楼施工。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会遇到不少普通楼层不会出现的问题,如何将高密度混凝土泵送到几百米高度,就是一个难题。由于混凝土是需要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而当时的南京还缺乏建造摩天大楼的经验,团队便请来上海的专家做了大量的实验,经过大量的模拟分析计算,最后通过提高混凝土流动性以及对于泵送设备的反复调试,最终确定了方案并成功实施。
经过两年多奋战,谷志旺所在团队攻克了众多的技术难题,在项目验收时获得“整体上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度评价,荣获上海市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又在去年获得了工程创新最高荣誉詹天佑大奖。
对于他而言,自己在这两年的实践过程中习得的工作思维和方法更为宝贵。谷志旺回忆:“这实际上是一个持续碰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成熟的技术和经验的复制。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出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在他看来,这也是实现持续创新的核心。
历史建筑是过去未来的连接点
工作两年后的谷志旺又来到上海,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作为第一次到上海的河北人,他对这座城市感到既陌生又新奇,深切感受到这是一座快速发展且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而他来到上海后第一个参与的项目就是思南公馆建筑群的修复。
为了更好地完成修复方案策划,他来到现场对洋房建筑进行检查,碰巧看到了一些老师傅正在做卵石墙面的小样,反复尝试,反复比对,就是为了还原墙面的配比工艺。为了实现修旧如故的效果,仅仅是鹅卵石小样,谷志旺团队就从全国各地找来各式鹅卵石进行比对,在几个月的搜寻和65 次小样比对后,才寻找到材质和形状都极为相似的鹅卵石材料。“这种工匠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这不仅仅是在修复一栋建筑,更是在传承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和敬畏。”谷志旺被这样的工匠精神深深打动。
但历史建筑改建工程工期长、产值低,大世界、静安寺此类花费了10 年时间才修缮完成的项目并没有收获可观的经济效益,导致行业前景不被看好,愿意从事这一行的年轻人并不多,有些技术和传统工艺甚至面临失传。同时,整个行业还存在技术传统、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但谷志旺却觉得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大展身手,于是向领导提出,希望自己能够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多做一些工作。领导对此表示非常支持,并将“上海建筑改建与持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相关工作交给他负责。此后,谷志旺陆续参与了大世界、玉佛寺、宝庆路3 号等一大批保护修缮工程,在此过程中边做边学,尝试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相结合,提高修缮效率和水平。
2017 年的上海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及其内部佛像同步平移顶升工程是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项目。虽然平移只用了7 天,但谷志旺所带领的团队却花了整整3 年研究修缮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技术创新,发明了一种包覆性的特殊结构,为的是保证玉佛寺内的每一尊佛像都不会因平移而遭到损坏。同时,项目中,数字化建模在互联网+移位远程智能监控平台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业内的关注与认可。
在参与修复了诸多历史建筑后,谷志旺对这座城市的理解和认识也在随之加深。在修复过程中,不仅要对工艺和技术的发展了然于心,还要看到建筑内含的深厚历史底蕴。一座历史建筑的所用的建造材料与当时的工艺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发生过的历史故事,都使谷志旺对历史建筑的认识逐渐丰富立体。“老建筑是过去与未来的一个连接点,建筑修复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既继承了过去,又为未来打下基础。”
用数字化技术呈现建筑生命力
现在的建筑业面对着诸多问题,很多老建筑的原始图纸遗失,原始材料和工艺逐渐失传,这些问题在本次修复中解决后,再换另一批工匠来修,历史资料未必能保留下来,又需要重新考证和分析。而数字化技术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玉佛寺修复过程中,谷志旺的团队首次使用了三维扫描技术,用于在平移过程中实时监测。后来在音乐厅的修复过程中,又对这一技术进行进一步延伸,将历史资料、图纸影像、工艺工法等信息在三维场景进行集成,也就是现在的“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平台”。凭借这一平台,建筑师们可以随时掌握历史建筑的健康状况,并且可以通过数据库中的材料配方和工艺方法,快速、精准地对历史建筑的各类问题进行修缮。这也意味着,以前不少只有二三十年工龄的老建筑工匠才能完成的修复工作,现在新手建筑师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既降低了修复过程中对经验的依赖度,又提高了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实建筑本身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它们的身体一样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经过多次修缮,也许‘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已经不是最初建成时的一砖一瓦,但它们还是原来的建筑。这就是建筑‘新陈代谢’的过程,我们想做的,就是在建筑‘生命循环’的过程中,给它提供一个可以非常高效准确地去修复它的载体。”
在谷志旺看来,“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平台”的应用,能够通过信息集成的方式将建筑这一“生命体”的“基因”保存下来,既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更有文化价值。或许这一技术在将来,可以成为建筑可阅读的重要载体,用更加全面的信息技术向世人呈现出建筑蕴含的历史故事。
每每漫步在上海街头,看到自己曾参与修复过的建筑又重新焕发生机,被越来越多的游客关注和喜爱,谷志旺深感欣慰与自豪:“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将用科技的手段去留住这些历史切片,留下他们的内涵,在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这条路上,越走越笃定,越走越自信。”
(据上海工运消息 凌睿)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