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企业 > 正文

甘肃白银,10余辆矿用宽体自卸车有序运输,昔日矿渣遍地的矿山变为油画般的绿野仙踪;四川马尔康,新能源出渣成套装备在隧道内挖掘,曾经冻土破坏的高原变为诗意中的高原明珠;四川成都,新能源电机车组在地下高效运转,往日粉尘弥漫的隧道变为宜居的绿色走廊……中铁二十局所属中铁长安重工公司研制的一台台新能源装备,让原本一个个黄土漫天的工地变得“满目青绿”,这得益于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项重点产业的不断研发,源于新能源绿色环保装备为我国绿色发展转型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既要发展,也要环境。作为中国铁建新能源绿色装备的低碳践行者,中铁长安重工超前规划新能源绿色装备的发展路径,实施电能替代油能战略,先后研制15款(型号)新能源装备,累计减排18.4万吨二氧化碳,助力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迈出新步伐。

创新驱动

中铁长安重工公司新能源纯电动电机车组(张文 摄)

锚定双碳目标,抢抓转型升级“新赛道”

站在传统能源结构向绿色能源转变的“窗口期”,中铁长安重工主动融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研究创新体系,积极探索绿色施工装备整机研发、动力电池性能提升、能源保障、装备数字化管控和规模化工程应用等领域,先后打造隧道施工装备、地铁施工装备等6大类高端装备矩阵,其中8款贴上了“全国首台”“陕西首例”的标签,勇挑产业链关键位置的重任,跻身绿色装备智造“践行方阵”。

为加强新兴领域技术攻关,中铁长安重工与多所知名院校、行业翘楚等共同组建新能源工业联盟,设立了“科创驿站”“技术转换平台”等,并加大涉水、涉能、涉矿和专精特新领域技术研发投入,先后研制纯电动出渣成套装备、电机车组、矿用宽体自卸车、除尘车及物流车等专业化新能源装备,占领“双碳”和新能源装备的前沿阵地。

创新驱动1

中铁长安重工公司研制的新能源纯电动矿用宽体自卸车(张文 摄)

发扬首创精神,攻克科技创新“智高点”

2018年,面对行业内无人涉足的大型工程机械电动化领域,中铁长安重工决心聚焦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多项重点产业,将“零碳排放”“纯电节能”视为产品核心理念,启动国内首例新能源高原隧道装备科研项目,相继攻破技术瓶颈22项,实现纯电、混动、氢燃料三条技术路线齐头并进,从核心零部件到数智化运营产业链全面布局,先后获国家知识产权授权专利115项,主编发布实施国家标准1部,填补国内空白4项、国际空白2项。

此外,中铁长安重工对核心技术难点联合攻关,疏解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痛点堵点,带动全产业链140家中小企业,提升供应链、产业链稳定性,实现储能系统集成能力以及核心部件研制开发能力“双提升”,铺就新能源战略版图。

创新驱动2

中铁长安重工公司智能制造分公司工人检查车辆后桥装配(张文 摄)

聚焦装备制造,巩固专精特新“主战场”

围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中铁长安重工针对动力电池性能提升、绿色施工装备整机研发、能源保障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将充、换电设施由以往的乘用车、商用车领域,转变至施工装备领域,新能源出渣成套装备从60摄氏度到零下40摄氏度,从山岭到高原到平原再到谷地,均可完美运行,可有效提升20%工效,具备国内实战最久、进驻高原隧道施工最早、适应海拔最高、运行最可靠的特点。新能源电机车可缩短50%以上工期,降低施工成本逾20%,实现零耗氧、零排放。

中铁长安重工布局“减碳去碳”基础工艺、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等关键核心技术,与传统内燃机车相比,单台锂电池电机车每日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14公斤,单台新能源出渣成套装备节约燃料60%以上,每日可减少1.9吨二氧化碳排放,在中国的四面八方播撒着绿意。

创新驱动3

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天路号”新能源纯电动出渣成套装备(宋永钊 摄)

强化品牌塑造,争做绿色智造“领航员”

作为中国铁建非工板块的专精特新企业,中铁长安重工积极分析国家政策和重点区域发展动态,建立“1+M+N”市场布局,长期滚动西北、华南、华东等区域市场。运用“销售+租赁+服务”一体化模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设备运行完好使用率达98%以上。

中铁长安重工深知“金牌服务”是占领市场的重要法宝,全面推行“技术集中研究+分散驻点服务”模式,先后建立广花城际服务站、CZ智能服务中心等区域售后站点。通过环环相扣的信用信息管理,实现闭环式质量管理,综合新能源装备比燃油设备使用寿命长3万小时以上。

作为绿色低碳道路上的奔跑者,中铁长安重工将以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决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落实好节能降碳总要求,在新工业时代的奋进中不断跨越,全力追逐新能源的“星辰大海”。(通讯员 张文)

推广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新氧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用数实融合推动医美产业提质升级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