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全新高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多方面的变革抉择和待解难题。冯兴亚提出,动力电池标准体系不完善对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及全固态高性能电池研发存在掣肘。杨永修在调研中发现,我国要加强在固态电池、小型化高性能电机、全主动悬架等前瞻引领性核心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以保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可控发展。
除了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问题,多名代表还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更多路径。冯兴亚表示,节能车兼具燃油车及新能源车优势,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补充。张天任和张国强则将目光聚焦向氢能领域,。
助推新能源新兴产业继续突破发展,更离不开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张兴海表示,创新驱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研产供销服全链条人才支撑。
2023年,在国家政策持续优化、地方扶持力度延续,以及产品不断迭代升级的促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更高品质的攀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 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2022年5.9个百分点。
郭跃/摄
但同时,站上全新高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多方面的变革抉择和待解难题。2024年全国两会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议题,且关注范围覆盖产业链条的方方面面。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提出,动力电池标准体系不完善对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及全固态高性能电池研发存在掣肘。他针对充换电补能标准不统一、全固态电池标准缺失等问题,提出了统一大功率充电标准及换电标准、探索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等建议。
冯兴亚还表示,新能源发展使电力供需两端难度叠加,车网互动可提供解决方案。针对车网互动技术及标准不完善、电力现货市场不成熟、规模示范效应不足等问题,他提出完善技术及标准体系、健全电价及电力交易机制、加大示范应用等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研发总院试制部高级技师杨永修在调研中发现,从全球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优势明显,主导地位稳固;但在产业繁荣的同时,我国要加强在固态电池、小型化高性能电机、全主动悬架等前瞻引领性核心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以保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可控发展。
因此,他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攻关等方面提出建议,包括集中资源、集中资金,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创新联合体,以攻山头的形式对涉及学科广,资金投入大的技术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创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超一流科技人才高地,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
除了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问题,多名代表还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更多路径。冯兴亚表示,节能车兼具燃油车及新能源车优势,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补充。他建议尽快出台针对节能车的中长期专项规划和支持政策,完善税收及限购等配套措施,加大正面引导、提高社会认可。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则将目光聚焦向氢能领域,他建议,在已有明确规划及补贴政策的区域(包含示范城市群及其他已有地方政策的非示范区域),按照已有规划与政策,全力推进氢能在各场景的应用,并全力保障相关补贴能够及时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减轻企业研发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则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数量,将经济基础好、氢源丰富、产业配套基础好的地区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推广燃料电池汽车。
当然,助推新能源新兴产业继续突破发展,更离不开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全国政协常委、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就带来了关于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培育全链条人才的提案。
他表示,创新驱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研产供销服全链条人才支撑。但随着近年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而具备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及应用能力的新时代汽车人却非常匮乏,涉及研发、制造、采购、营销、服务、维保等的智能化、电动化全链条人才都很紧缺。而全链条人才的结构性缺失,正严重制约产业后续发展,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导致市场增长乏力。
因此张兴海建议,一是政府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及职业学校设置智能化及电动化相关专业学科,加大招生比例;通过拓宽和延展电动化、智能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等相关政策,让新时代汽车人更有成就感更自豪。二是鼓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前瞻性介入全链条人才培育,深度参与高校、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提供实习、在岗培训渠道。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