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飞入寻常百姓家 非遗在“圈粉”年轻人中焕发活力
今天,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不只是非遗传承人坚守的一门传统手艺,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受年轻一代追捧的时尚元素。
簪花
譬如,泉州簪花本是蟳埔渔女代代相传的悠久习俗,寓意是“再辛苦,只要头上有花,日子就会美好”,是当地人热爱生活、勤劳勇敢的生动写照。这一传统习俗经网络传播后,绚烂的簪花迅速捕获广大年轻网友的爱美之心。一批批年轻女孩从全国各地奔赴泉州,身着汉服、盘头簪花,在古城街巷合影留念,身临其境地感受闽南海洋文化的无限魅力。同样,在江西南昌,赣剧走进大学课堂后,不论是转折扇、挥水袖,还是上戏妆、唱戏曲,表演艺术家生动精彩的演绎都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戏曲之美,课堂场场爆满、一座难求。
赣剧进课堂
从泥塑、木雕到糖画、剪纸,从曲艺、戏剧到医药、民俗……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多项。它们都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在辛勤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时至今日仍在滋养着我们的生活和心灵。曾经在过去一段时间,许多非遗项目由于缺乏传播渠道而鲜为人知,也因未能找到创造经济效益的方式而面临“人走技艺失”的困境。
皮影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应用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人通过短视频平台或者生活类社交平台分享非遗作品,让一个个隐藏在民间的非遗项目走进公众视野。在某热门短视频平台上,2023年共有1379万位网友分享了非遗体验,有的是以炫酷特效展示国粹,有的是精美复刻非遗的工艺过程,有的则是探访记录非遗传承背后故事……其中,漆扇、簪花、马面裙、舞龙舞狮、赛龙舟、英歌舞等项目的投稿量以几十倍到几百倍的速度增长。在该平台上,“00后”和“60后”最爱看国家级非遗相关内容,甚至形成了“线下体验—线上分享—反哺线下”的传播路径。
英歌舞
除了观赏和了解,体验对非遗传播传承也十分重要。现在,越来越多人将非遗项目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非遗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结合起来,成了生活必需品上的时尚元素,如马面裙、苗绣挎包、故宫口红、剪纸手机壳等,因兼具传统技艺、古典审美和现代审美而备受欢迎。这使越来越多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丰富、高级并引以为傲,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数据显示,在某电商平台上,2023年购买非遗文创的用户数量同比增长200%,非遗传承人带货销量同比增长250%。“00后”购买非遗商品热情高,订单量同比增长338%。
苗绣扇子
非遗本就来自生活,只有走进当代生活,才能逐步走进公众的眼中、心中,在给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精神滋养的同时获得传承与发展。相信在未来,随着“非遗+”深入创新发展,我们会有更多机会接触非遗、认识非遗、爱上非遗,非遗也将因此焕发更强生命力。(陈锐海)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