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贫困生悄悄打钱,“不动声色”的呵护多多益善
关育兵
“同学你好,为保障你合理膳食,学校已将考研补贴打入卡中……”据12月17日光明网报道,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倒计时,一则“吉林大学为千名考研贫困生悄悄打钱”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高校“悄悄”资助学生所包含的人文关怀,令公众感慨不已。近年来,多所学校通过大数据等手段精准摸排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的经济情况,为其发放餐补——无需学生申请、不公布名单,悄悄打进卡里;有的学校通过设立2元爱心套餐窗口,为困难学生发放早餐补助;有的学校为正在求职的贫困生免费发放西装,把关怀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入冬以来,不少北方高校为贫困生免费发放羽绒服,并且提供不同样式、尺码的选择……
追梦路上不孤单,学校永远是学生们最坚强的后盾。从经济补助到给学生发放衣物、短信祝福等,高校的种种举动其实藏着对学生深沉的“宠爱”。相较于以往的张榜公开、集中发放等方式,悄悄打钱、不动声色地发衣服等正成为越来越多学校的新做法。其中的原因也不复杂,无非是尽可能避免把贫困生的“伤疤”展示给他人看,充分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呵护其尊严。
“不动声色的资助”很暖心,但这种悄然无声背后,更要做到精准识别,做到“有衣送寒人,有饭送饥人”。这需要学校做出更多细致、扎实的工作。比如,吉林大学将符合标准的学生认定为重点经济观察对象和一般经济观察对象,在开展餐食隐性资助上,调取帮扶对象的一卡通消费轨迹及总消费金额,实施分层次、分阶段补贴;南京理工大学则通过大数据筛选和辅导员识别,无需学生申请,将爱心精准触达……为“悄悄给贫困生打钱”叫好的同时,保证相关举措的公平公正性也很重要。毕竟,此前也发生过有高校特困生购买知名电子产品“四件套”、看千元演唱会,贫困生实名举报助学金分配不公等情况。
期待更多高校在关心、爱护、资助学生方面,越来越人性化、精细化,让相关工作更贴心、温暖。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