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我在我思】
原标题:“圈养”不是解决校园安全问题的法宝
乐群
近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关注。各大社交平台相关话题下,上演了一场 “吐槽大会”——“除了上厕所、喝水以外,都不能出教室。”“要严格排队上厕所、上下楼梯,有老师在旁边盯着。”“我家孩子学校甚至升旗都在教室里……”
走出教室跑跑跳跳,和同学们一起跳皮筋、打沙包,是不少包括我这个80后在内的成年人记忆中课间10分钟的标配,哪怕只是在校园里走走转转,和好朋友说说话,也是一种调节和放松,可以“歇歇眼睛、换换脑子”。
可如今,好好的课间10分钟,怎么就被弄丢了?
其中,有个别老师拖堂、课间时间过短的因素,但更多时候,学校和老师的过度担惊受怕才是始作俑者——担忧学生之间发生纠纷、磕碰受伤,害怕家长闹事、害怕老师被网暴等。
有家长认为,仅仅因为个别孩子爱打闹就不让所有学生出教室,这不公平合理。也有教育工作者道出了学校和老师的苦衷:只要孩子受伤,不管事件原因、过程如何,最后结果往往是“老师倒霉、学校认赔”。
诚然,课间10分钟不足以担起“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大任,但其间有社交互动的机会,有放飞自我的探索,有轻松自在的愉悦,更有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好奇与本真。某种意义上说,它关乎孩子们性格的养成、心灵的成长。2021年,云南蒙自一名高三老师在晚自习时暂停上课,让同学们到走廊欣赏晚霞美景,引起无数人的点赞与羡慕。
同理,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让他们在欢笑、呼喊、互动中,体悟童年与青春的况味,是教育该有的姿态与格局,更是为教者应有的理性与情怀。
体育课上跑步崴了脚,课间疯跑时彼此无意冲撞,小伙伴们相谈正欢时因没注意而撞到了门框……校园生活本就难免会存在一些风险,需要想办法规避,却不可因噎废食。对学校来说,对教育教学中的某些风险总是“如临大敌”一般,无异于在餐馆门口竖上了“在本店滑倒,本店概不负责”的牌子。如此,教育的初衷何在?
小小的课间10分钟,掀起了一场持续多日的关注与讨论,个中折射出的,是在物质条件更丰裕的当下,全社会对孩子们高质量成长的期盼。
朋友圈里,有人分享了一些学校老师一到课间便亲自清场、赶孩子们出教室活动的做法;有孩子分享了所在学校积极拓展课间活动场地、设计活动的项目;还有人建议,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探索校园安全险制度等;更有人痛定思痛地“喊话”家长:对学校多些信任和理解,遇事积极沟通,别让自己的“任性”毁了孩子的课间。
“圈养”从来不是解决校园安全问题的万能法宝。把本该属于孩子的时间和自由还给他们,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孩子的成长路上,难免会磕磕绊绊,但纵有再多的怕,也不可淡忘教育的初衷。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