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科技创新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读到《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国家科研机构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适用,不管是做什么,都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可控,但仍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脖子。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名水稻育种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发力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种质资源是新品种培育的基础。目前,国家水稻种质库中期库,以及各省及相关专业所保存的稻种资源,大部分种质资源究竟包含哪些优异基因我们尚不清楚,尤其是表型鉴定滞后,迫切需要强化种质资源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规模化发掘优异基因并创制新种质,支撑高效育种基础与技术体系。二是加快高效生物育种技术突破。当前,世界范围内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4次种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我国应加快集中突破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智能设计、多基因快速聚合等生物育种技术瓶颈,构建高效的育种技术体系,从“经验育种”向“科学育种”转变,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准性。三是加强突破性重大品种选育。在强化育种新材料创制与新技术研发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常规育种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且重金属低积累、耐盐碱、耐高低温、宜直播等性状突出的重大品种,切实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四是构建大协作的种业联合攻关体系。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资源、技术、平台、人才等资源和利益共享,促进上中下游、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进构建种业攻关大协作,形成推进种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科技创新就是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落脚点,对百姓的一日三餐而言,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选育出符合这些要求的水稻品种,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作者:胡培松,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知乎出品微综艺《职场诳人》开播 揭秘新职人职业内幕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