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断亲潮”来袭,不能全怪年轻人
近来,“断亲”这一敏感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讨论,特别是关于一位重度抑郁女生被医生建议断绝与亲人的联系,这一案例尤其引人关注。(11月1日 济宁新闻网)
有句俗语:“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到”,这句话体现了年轻人对于亲戚关系的态度。00后“断亲”,80、90后“偶尔联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就有过这样的研究,63%的00后不会主动和亲戚联系。而50%左右的80、90后只是偶尔会和亲戚联系。随着调查年龄的增加与亲戚来往的频率越高,年龄越小的则与亲戚联系越少。这样的现象在社会学术语中称为“断亲”。
“人情”的苗就是在小农经济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由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使得单靠一家一户难以抵御天灾人祸的侵袭,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戚便成了最好最稳定的社交网络。所以,在老一辈眼中与亲戚减少来往可是一件大事,这意味着两家有了矛盾,在十里八乡是会传出谣言的。当代年轻人生活在经济富足的年代,不同于我们的父辈需要依靠“人情”社交网络来获取生活资源。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外出务工和学习的人在城市安家落户,有了稳定经济来源的能力和逐步完善的社会福利系统,每一个小家庭都有了独立对抗风险的能力,不再完全依靠小农经济下的人情网络也就成了必然。在一个个小家庭远离故乡定居城市的同时,下一代自然减少了与亲戚的交往并对亲戚感到陌生。加上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这一代年轻人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适应在“少亲戚化”的社会中生活。
而仅有的几次亲人聚会更是让年轻人们想要“逃离”亲戚。网络上年轻人群对于“酒桌文化”的嘲讽和对亲戚们过度攀比的反抗早已屡见不鲜。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人的生活,既一向倚重于家庭亲族间,到最近方始转趋于超家庭的大集团;‘因亲及亲,因友及友’其路仍熟,所以遇事总喜托人情。”不少年轻人称“苦份子钱久矣”希望可以整顿份子钱,让份子钱回归祝福本意。如此庞大的支出,也不能完全怪年轻人远离了亲戚圈。
如此暴露出的问题,其实不是年轻人疏远了亲戚而是亲戚推开了年轻人。如今的年轻人几乎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的出现使他们的学习、游戏乃至于实现个人价值,分享个人情感都得到满足。这样的网络颠覆了传统的宗族亲戚网络,让年轻人更愿意融入互联网的朋友圈而不是亲戚圈。所以让亲戚真正变得亲起来当然不止需要年轻人的努力,更需要一个个小家庭移风易俗。让亲戚之间少些攀比多些真心,把人情钱换成伴手礼,把等级森严的“酒桌文化”变成畅所欲言的“圆桌文化”。简化了礼仪的流程增加了年轻人与家族的联系,让年轻人在“少亲戚化”的社会中不会“少情感化”。
“断亲”作为社会信息化、工业化的客观结果,将会慢慢改变中国社会的亲缘关系走向。有人惧怕亲戚关系会在这代年轻人中彻底断掉,其实也不尽然。中华传统的礼义廉耻,孝悌亲情仍是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为人父母的年轻人自然会期盼孩子懂礼貌,有情商。而走亲访友便是最好的课堂,身为父母的年轻人也会对亲缘关系重燃认同,这种同理心正如大家皆言的:只有为人父母之后才懂父母的不易。年轻人都渴望奔跑,渴望一去不回头,可蓦然回首就会发现血脉就在身后。曾经逃离的亲戚成了镜子,镜子里的自己是那样熟悉而陌生,血缘的感情仍然关心着家族的每一个人。(梁张弛)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