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家校合力,打破“课间圈养”怪圈

在大多数80后、90后的记忆里,“课间”就是操场上的跑一跑、跳一跳、喊一喊、笑一笑,充满童趣和美好。但这份看似平常的美好,却是现今小学生们的集体奢望。近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对孩子们来说,经过40多分钟的“深度学习”后,短暂的课间十分钟既是身体的“充电”,也是心理的“按摩”。这十分钟的支配权,理应让他们充分享受,“圈养”式的课间,显然是不健康也不正常的。

“课间圈养”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一是让学校和老师“有苦难言”的校园安全问题。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校和老师的安全责任被无限放大,只能采取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这种“省事儿又保险”的方法。看似懒政,实则无奈。二是客观条件限制。如今的教学楼越来越高,功能划分越来越细,留给孩子们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被持续压缩。10分钟的课间,不足以支撑孩子们喝水、上厕所、上下楼到操场活动并安全有序返回教室。总之,不管是主观上的不敢或不愿,还是客观上的不能或限制,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难处,最终导致孩子们的课间10分钟变得名存实亡。

想打破“课间圈养”怪圈,让天真活泼的孩子走出教室,自由奔跑,需要学校、老师、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互相理解,携手合作、凝聚共识。首先,学校要创新管理方式,明确责任划分,合理规划活动区域、优化校园空间布局、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购买责任险等;其次,老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不拖堂、不挪用课间时间;再者,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保障,用法律和规章制度为学校和老师“撑腰”,同时做好调查研究,合力安排课间时长;最后,家长应调整心态,少一些“学业焦虑”和“安全焦虑”,信任学校和老师,别因害怕“外伤”最终让孩子憋出“内伤”。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一切的基础,重视课间十分钟,用好课间十分钟,将学生“赶出”教室,“拉上”操场,让校园重回“沸腾”状态,相信这不仅是学校的靓丽风景,也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心理期盼。(向珏)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贵州省供销联社原副主任张本强受贿案一审开庭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