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立法立规 规范放生

近日,据北京广播电视台报道,北京一河里惊现鳄鱼。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鳄鱼进行了捕捞和现场取证,初步判断疑似是人为放生。早前,也有媒体报道,个别城市的小区景观池里出现鳄雀鳝,同样与人为放生有关。

为什么不规范的放生行为屡禁不止?不少人主观上认为放生是行善积德之举,但对于放什么物种却并不在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放生的传统习俗,这是爱护生命的体现。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不文明放生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情况屡见不鲜。不规范的放生行为,人为造成外来物种扩散,尤其是外来种群无序繁殖和扩大后,使食物链层级发生变化,会对原生态环境中的某些物种造成严重影响,使原来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从长远来看,不规范的放生行为不仅不是行善积德,反会造成其他无辜动物的死亡。

当前对于放生行为,在立法、执法监管、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法律层面,目前主要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规制,但法律规定通常较为原则性,具体执行还欠缺一定的规范性。近期,《广州市野生动物放生管理规定》出台,将于11月1日起施行,这是国内首部专门规范野生动物放生的地方性法规。相关地方可以借鉴广州的做法,出台相关措施,规范放生行为,如对放生区域、放生物种种类、主责部门以及提前审批流程进行明确,对违规放生设置惩罚办法。

对于以做功德为目的的放生者来说,他们的本意是出于善良,执法监管部门只要将利害关系传导到位,将防范工作做在前面,讲清楚那些物种可以放生,那些物种不能放生,他们往往都能支持和配合。因此,将工作做在前面,提前打好预防针至关重要。在普法宣传方面,滇池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为防止群众在滇池不规范放生,滇池管理行政执法支队一方面加强巡查检查,一方面积极走访当地宗教团体,积极宣传正确放生的法规知识,宣传保护滇池的重要意义,规范放生物种名录、明确绝对禁止放生物种的清单、规范放生场地和放生时间。为有效抑制滇池蓝藻暴发,实现以渔控藻的目的,滇池保护治理主管部门每年会组织市民河长、志愿者开展投放鲢鱼和鳙鱼活动,并在放鱼活动中,引导教育市民规范放生。(赵铁元)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25省份披露经济三季报:10省份增速达到或超6%,最高增速9.5%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