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执法人员掐高粱,涉事部门“献七寸”?
近日,网传河南信阳固始县“执法人员带人偷高粱”一事引发关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曾称,“我们公职人员没有参与掐高粱”。
一则执法人员掐高粱的新闻持续反转,最后被证实该执法人员确实存在带着群众掐高粱的不法行为。从“没有参与掐高粱”到“安排执法人员制止群众掐高粱”到执法人员带群众掐高粱,事情的反转,不仅让事情本身为公众所关注,更值得警惕的是,相关涉事部门,竟然为执法人员的不法行为背书。公职人员有错在先,公权背书在后,事情的严重性早已超越了几亩高粱这么简单。
三河尖镇的高粱,是种植户的财产。不管是谁,都无权采摘该种植户的农作物,更何况是作为公职人员的执法队员。当执法队员涉嫌掐别人高粱时,作为涉事部门的三河尖镇政府,本应是瓜田李下,谨言慎行,避嫌为妙,但是,令人震惊的是,相关部门却“第一时间”站出来为执法人员背书,声称该人员没有参与掐高粱。但是,事情最后却被证实执法人员“监守自盗”。
先就公职人员掐高粱本身来看,作为执法者,应该严谨履行监管职责,对于群众的掐高粱行为严加监管、惩治,织牢乡村治安的“守护网”。但是,事实上却是恰恰相反,执法人员不仅没能制止群众的掐高粱行为,还“光明正大”穿着制服、开着公车“掐高粱”,把公权的“公”字和肩上的“徽章”抛向何处?群众如何信任“掐高粱”的公职执法人员?
再看三河尖镇政府,所属干部违法在先,政府部门“护犊”紧随。作为公职部门,应该守住“公生威、廉生明”的底线。没有把公权放在“正中心”,而是把所谓的镇政府的“颜面”摆在前面,意图遮丑了事,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欲盖弥彰,一错再错,错失纠正前错的机会,错失公众谅解的机会。让公权不公正,公信无信用。无疑是自动暴露了相关部门的“七寸”。
基层政府是贴近群众的基层组织,大事小情,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相关处理结果,群众也自然有切身体会。是捂着盖着,躲着藏着,还是不徇私情不带私货,公而忘私,这考验着基层组织的政治自觉,也事关基层的政治生态,民心向背。
敢于向不法行为亮剑,敢于与不法行为、违纪行为划清界限,应该是此事带来的警示。一梁一米皆民财,一言一行见公心。守得住群众的高粱,才能留得下执法人员的公正,也才能保得住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张立)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