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杭州亚残运会里“平视的文明”

攀花才送远人去,鼓瑟又迎嘉宾来。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10月22日在杭州开幕。按照“两个亚运、同样精彩”“两份答卷、同样出色”的要求,杭州亚残运会在赛事侧10天时间完成19个竞赛场馆的转场,在城市侧各项公共设施的无障碍环境全面有机更新。在无数个精确到“1厘米”的关怀中,彰显了尊重与平等。

从“无障碍设施”到“无障碍环境”,两字之差,描绘了城市的备赛状态。杭州亚残运村处处透露着暖意——村里设置了约1100个无障碍床位,配套轮椅就餐区、爱心就餐区等个性化餐饮服务;安检口无障碍安检通道宽度为1.2米,轮椅可轻松通过……在适度的情况下,残疾运动员完全可以独立开展日常活动,外界要做的就是给予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持和应急服务。本届亚残运会人性化的无障碍引导,既考虑了残疾人的实际需要,也尊重了他们的独立人格。

借亚残运会东风,杭州实现了打造无障碍环境从“有”到“优”。目前,杭州已完成14万个无障碍点位及重要公共服务场所的改造提升,提升城市道路75条段、盲道3000多公里、无障碍公厕1600余座等,建成了政策齐备、标准健全、设施完善、信息通畅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城市无障碍环境。这些数据背后,体现的是杭州乃至中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都在大踏步地前进。以此为契机,我们也当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识提上一个新高度。“后亚运”时代,无障碍环境建设应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自觉,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标配,城乡建设规划时的“前置条件”。这就像“木桶理论”,残疾人并不因为身体的残缺成为人群中的短板。相反,对残疾人的了解、尊重、关爱,这块“木板”的高度,决定着一座城市是否能向所有人张开温暖的怀抱,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事实上,杭州亚残运会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视角,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可以坦然相对。而参与体育竞赛也不止于促进身体和心灵的康复,更是促进了理解与共鸣。残疾人跟你我并无不同,他们的生命同样充满了无限可能。而让他们可以更自由、更安全、更体面地进入社会生活的日常图景,也应当是基本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亚残运会无障碍环境到无障碍社会,“平视的文明”是开启美好社会的一把珍贵钥匙。(郑莉娜)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25省份披露经济三季报:10省份增速达到或超6%,最高增速9.5%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