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不能纵容非法使用人民币行为

“人民币蛋糕”“人民币手捧花”“人民币木雕”……近段时间以来,由人民币或人民币图案制作而成的礼物悄然走红,线上线下均有售卖。此类商品上的“人民币”装饰多为仿制,但图案、纹理、字样和人民币几无二致。在一些电商平台,有卖家用人民币制作成“龙”“爱心”“金钱龟”等折纸作品,以高于人民币面值的价格进行售卖。(据10月21日《法治日报》)

将人民币用来装饰商品,甚至直接当作商品来卖,无疑是为了一己私利。但如此做法却是违规之举。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项,“禁止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二)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中国人民银行新颁布的《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案、改造人民币将其变成商品等行为都涉及人民币非法使用问题,梳理媒体报道就会发现,因此被罚者就曾出现过。具体来看,如果将人民币折纸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售卖,则涉嫌变相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依据《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予以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规避此类违法生意的出现,也需要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根据规定,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案的,应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所以,相关职能部门当加大市场监管,对违法行为绝不能姑息迁就。

另外,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应增强爱护人民币的自觉性。既不应给这类违法生意提供市场空间。同时,对于市面上出现的违法经营行为,也有必要进行举报处理,从而使违法生意得到及时依法处置。同时,在一些视频平台上,有一些人为了博关注会用人民币做成鲜花花束,笔者以为,平台也应尽到内容审核责任,对违规内容须依法下架。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流通货币,神圣不可侵犯。但是,使用人民币也须遵法守法。根据我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而且,宣传以及出版物上使用人民币的图样也须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总之,在人民币上,切莫因为无知和任性触犯法律,否则必定难逃法律制裁。(杨玉龙)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25省份披露经济三季报:10省份增速达到或超6%,最高增速9.5%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