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深挖“夜经济”潜力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2023年全国夜游市场规模将达1.57万亿元,我国夜间经济发展活力正旺。

“夜经济”,是近几年的热词,几乎涵盖了商业、餐饮业、旅游业等所有第三产业。“夜经济”有多火?刚刚过去的超级黄金周,夜间旅游消费瞩目。有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用户夜间到店消费规模占比超64%,“夜间游玩”搜索量环比节前增长228%。

常常伴随“夜经济”出现的一个词是“打造”。“打造”这个词,体现出深挖夜经济潜力的主动作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夜经济本身属经济范畴,发展要符合经济规律,如果片面比拼夜游项目数量,并不是必然就能吸引更多消费者。一片火热的“夜经济”,也需要多一些“冷思考”。哪种形式符合一地实际,哪个地方适合发展夜游项目,哪种消费方式契合晚间需求,这里面有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如何让消费者愿意在晚上投身于夜色,逛、吃、买,需要尊重消费者意愿和市场逻辑,融入更多创新精神和文化内涵,让夜经济令人“眼前一亮”。

从全国来看,“夜经济”的规模在变大,越是“大”,越要把握住其中的“细”。和日常消费相比,夜间消费更具有市场性、自发性。下好精细化功夫,需要对应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因地制宜。同样都是“夜”,各地的“夜色”不一样。有的地方主打“花市灯如昼”,有的地方主打“两岸落星河”,有的主打美食宵夜,有的主打露营观星,一些县城和乡村也开始尝试“夜经济”,开展各种乡土气息的夜间活动。人文习惯、气候条件、地方空间,这些因素都应当放在发展夜经济中去通盘考虑,让“接地气”的举措守护好夜间的“烟火气”。

第二个层面是做好配套服务。发展夜经济,随之而来的有交通问题、噪音问题、环境污染、用气用电安全等问题,这对一地的夜间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夜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公交车班次有没有优化、消防安全有没有落实到位、停车住宿有没有充足供给、景点和公厕开放时间有没有延长、人流量有没有控制在合理范围等等,只有关照到方方面面,夜经济才能更有活力、更有秩序。

对夜经济的冷思考,不是“泼冷水”,恰恰是着眼于夜经济高质量、长远性的发展。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把夜经济发展的底子打牢,才能让“火树银花不夜天”长燃不息,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强力引擎。(余姝满)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高质量发展看电信丨打通“通信孤岛” 中国电信提供“海陆空”全方位应急保障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