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破红包“试金石”
临近十一假期,某网友看着已收到的7张婚礼请柬,感到很无奈。她随即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个帖子,标题是“国庆8天假期7个朋友结婚,工资直接打他们卡上吧”。
这位网友的无奈,也让人想起最近“大学生随礼100元被指太少”的话题,对“红包”精神价值的异化,导致“随份子”正成为年轻人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当下“随份子”“包红包”早就变了味。一是,被请者“好面子”,即便关系不熟也不好拒绝,更不好意思包“小红包”;二是,请人者“好面子”,希望婚宴排场人从众,“红包”越多越好;三是,有个别领导干部为子女办婚宴明目张胆大肆收礼带坏风气,像辽宁某干部一个月内给儿子办3次婚宴揽金;四是,许多年轻人离开故土不再像父母辈一样亲戚众多,对不亲近的人“随份子”出现不平衡心理。
人情交往还需打破红包“试金石”。在古代传统社会,人们重视“礼尚往来”,亲友间贫者有一菜之礼,以保自尊;富者有一礼相赠,免骄奢傲慢之气,体现的是尊重和自我约束。“随份子”这种民间习俗和传统礼仪理应从物质层面更多回归精神层面,有网友就称,婚礼上收到知己朋友费心准备的礼物,比收到大红包更开心。
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81条相关内容,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大收礼金,涉嫌违纪违法。多年来,政府不断提倡婚丧事简办,禁止奢靡之风。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公众的相关意识和境界理应有更大提升,不陷于“红包困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摒弃陈规陋习,维护公序良俗,推行社会新风尚。(赵红玲)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