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借亚运东风培养更多非遗人才
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典,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盛会,在观看杭州亚运会的颁奖仪式时,我们注意到每位获得奖项的运动员都收到了一束精美的花束——“硕果累累”。相较以往大型赛会,“硕果累累”是第一次加入了花器的颁奖花束,花器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制作而成,可永久保存,定格运动员获奖的喜悦瞬间,极具收藏和使用价值。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种非遗“手艺人”可以为我们的非遗提供文化、技能、资金等支持,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至今,我国非遗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目前我国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依然存在着种种困境,因此,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且具有职业技能及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型非遗专业人才,让更多“手艺人”成为“守艺人”,仍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当务之急。
做好顶层设计,为非遗“手艺人”传承提供肥沃土壤。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和管理制度,确保非遗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对非遗“手艺人”的保护和扶持,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非遗手艺传承人开展各种传承活动,搭建各种非遗文化展示平台,通过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非遗文创作品展销会等形式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非遗文化活动,扩大覆盖面,促进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守艺创新和传承研究。
完善各类政策,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各级党委政府要将非遗“手艺人”培养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融资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进各类人才参与非遗工作。同时,建立乡村非遗人才数据库,做好本土优秀人才识别、储备工作,摸清非遗本土手艺人数量,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专人拍摄记录非遗手艺人的技艺片段,推动非遗手艺的传承工作稳健化、科学化、长久化,从而避免一些非遗技艺中的“独门绝技”“冷门绝学”因暂时没有“守艺人”的参与而遗憾终止。
建立联动机制,实现“零距离上岗”。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深化非遗产学研合作,引导研究机构、企业加入非遗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建设非遗工坊、打造人才创业就业基地等方式,共同完成对非遗手艺人的培养,让手艺传承人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浸润式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技艺传承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由“手艺人”到“守艺人”的转变。做到师徒关系更加紧密,教学成果更加丰富,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真正为非遗“守艺人”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零距离上岗”。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做到与时俱进,完善非遗“手艺人”保护政策,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做好后继人才培育工作。只要大家都从心里重视起非遗文化,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都可以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天放)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