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博物馆热,升温更要“保温”
故宫博物院,网络预约、放票即空;陕西历史博物馆,预约门票日均点击量超过60万;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一个多月吸引观众逾40万人次……这是当下博物馆热最真实的写照。
博物馆热,与其说是一种文旅现象,不如说是一场文化寻根。“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一件件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一个个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一段段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是架起过去、连接当下、展望未来的文化桥梁。在这里,讲解员述说历史典故,培厚文化土层;在这里,孩子们触摸传统文脉,涵养文化自信。“到博物馆去”,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口号,而成为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自觉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由衷认同。
博物馆热的兴起,离不开孜孜以求的创新。据统计,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无论是国家博物馆综合运用多种数字化手段、展示珍贵馆藏文物,还是上海博物馆开启长达24小时的“上博十二时辰艺术嘉年华”,抑或是浙江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在遗址上以原貌、原尺度立体标识展示……越来越多博物馆创新展陈方式、革新服务意识,不断拉近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由“网红”变“长红”,化“流量”为“留量”。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停留于一时的升温,更寄望于持久的“保温”。文物藏品是博物馆长久发展的根基所在。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对应着各具特色的收藏、研究与展示方式。坚持保护第一、加强文物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积极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科技等领域跨界融合,打造与自身相适应的“博物馆+”,助推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的构建。
实现博物馆业高质量发展,既要做好大博物馆,更要激活小博物馆。除了众所周知的大馆,我国还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小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浩如烟海的典籍珍宝,亟待拂去历史的尘土。清晰发展方向,盘活自身资源,讲好文化故事,才能让这些小众博物馆绽放风彩,走进更多观众视野。
在钟编磬上,聆听往昔的古乐回响;在垂花檐柱间,循迹过去的动人故事;在精美砖雕里,辨读历史的浩瀚风烟……神州大地上俯拾皆是的文物资源,孕育了博物馆的繁盛,点燃了公众的博物馆热,也将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陈世涵)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