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疗反腐动刀 改革要配套
一场医疗领域的反腐风暴正在升级。风暴中,不少医院“一把手”落马,多场医疗学术会议延期,化学制药板块承压明显,老牌药企恒瑞医药连续几个交易日下挫。
反腐数据更加惊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医疗系统已有超150名医院院长、书记落马,是去年的两倍还多。
数字只是外界窥探反腐风暴的冰山一角。相比以往,眼下的医疗反腐,“联合”部门更多,追踪的链条更长,打击的腐败对象更加关键、精准。
对医药领域腐败的监管不断升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关键人都会瑟瑟发抖。
医院这个“小天地”,腐败总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层层抽丝剥茧,梳理倒查利益输送,就能精准发现腐败问题。
根治医疗腐败,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腐败之所以存在,有长期的公立医院政策补偿不足、保障不够的老问题,也有疫情过后医院普遍存在运营难题。
市场层面,医药行业历经三十多年野蛮生长,以药养医根深蒂固。过往医生收入存在的严重价值与价格不对等,滋养了药企的销售代表模式,依赖这种补偿机制,给医生创造灰色收入非常普遍。
经济复苏攻坚克难,具体到企业层面,则为片面追求利润留下了机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铤而走险,腐蚀药品流通环节的典型案例比比皆是。
有人出钱,有人出力。无论是医院的决策层,还是流通环节关联的人员,他们各自盘算利用手中权力非法谋利,把医院管理权异化为攫取私利的工具。
拆解医疗腐败钱权交易的利益链,破除以药养医为首要任务。
医改启动后,国家重点提高了医事服务费价格,针对带金销售、药价虚高等问题推出了一整套改革组合拳,如医药分家、药品零加成、两票制、药耗集中带量采购。
同时,以支付方式改革等,从采购、使用、支付等多个环节挤出价格虚高水分,从根本上清除“以药养医”土壤。
归根结底,医改是让医院回归医院。建设完善的医疗卫生法治体系,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更加纯粹,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提高全社会医务人员的待遇,让医生的收入有保障,是对医生的职业价值最基本的尊重。
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各司其职,公益性有保障,营利性有合规边界。反腐一直在路上,并走向深水区,让合规制度与有效监管机制根深蒂固。
医归医,药归药。药要回归到以疗效为标准,而非与权力挂钩的谋利工具,这是医药行业合规建设趋势。(陶凤)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