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基建世界第二,美国为什么着急了?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一次公开活动中“忧心忡忡”地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位列全球第二,而美国只排名第十四,美国恐无法引领世界。这已不是拜登第一次表达对中美基建能力差距的担忧。在2021年上任之初,拜登就对中国的高铁时速钦羡不已,并提出美国也要大力发展高铁。然而,两年多过去了,拜登的“高铁梦”依然如镜花水月,未见丝毫进展。与此同时,中国高铁则在两年内新增4250公里,总里程达到4.2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实际上,拜登的担忧,不仅在于中美基建差距的愈益拉大,更在于美国所谓“引领世界”的能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衰退。
闭门造车,故步自封
客观地说,美国曾经也是不折不扣的“基建狂魔”。早在1913年,美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就已经达到了40万英里,几乎占当时世界铁路总里程的40%。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脱实向虚”以来,制造业逐渐空心化,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问题也愈发凸显。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评估,美国国内基础设施得分长期不超过“D+”,与运行良好的B级相去甚远。近期,美国国内频发的列车脱轨事故即是对这一评估的惨痛注脚。
自奥巴马时代起,历届美国政府都曾推出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但收效甚微。2021年11月,美国国会与白宫终于达成一致,通过了《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决心在未来5年投资1.2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和升级。可是该法案中又特别强调了产业链本土化的原则。随后,拜登政府还发布行政命令,要求对于联邦政府资助的项目,采购钢铁等原材料时必须选择美国制造。这样就将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基建原材料与技术排除在外。
美国政府一面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重振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另一面又选择“闭门造车”,生怕肥水流向外人田。其中固然有拉动本国制造业的考量,但实际上却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在经历了近四十年的“荒废”之后,美国的基建实力已跌落世界第一梯队。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公布的2022年国际承包商20强名单中,美国只有2家企业上榜,而中国却有7家——数量居各国之首。
重振基建行业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美国不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仅凭一己之力恐怕在短期内难见起色。中国的高铁在发展初期也是先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才实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跨越式发展。
其实,美国在基建领域的封闭保守与其霸权心态难脱干系。
基建举旗,霸权作祟
对于美国来说,基建不仅是制造业大国实力的象征,更是其投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提出的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就为其增强对欧洲的控制力和树立全球霸权奠定坚实基础。所以,拜登由此担忧美国的领导力衰退也就不足为奇了。
尤其是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美国就将其视为对自身霸权的严重挑战。从炮制“债务陷阱论”到宣扬“破坏生态论”,再到鼓吹“滋生腐败论”,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诋毁与抹黑不断“推陈出新”。但讽刺的是,上述论调却从未得到任何一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因而也未产生实际效果。
2021年6月,在七国集团峰会上,美国又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推出“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简称B3W)计划,意在替代“一带一路”倡议。B3W计划承诺将在2035年前投资40万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和发展基础设施。但实际上,美国在2022年对全球基建的投资仅有区区600万美元,正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而且细究起来,B3W计划中的“猫腻儿”其实不少。首先,B3W未明确说明资金来源。美国国债屡创新高,目前已超32万亿美元。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对国内的基建投资尚且捉襟见肘,显然更无余力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于是B3W便提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融资方式,鼓励私人资本加大投资力度。但是众所周知,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周期长,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还面临政治不稳定、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B3W必定难以获得私人资本的青睐。
其次,为挑战“一带一路”倡议,B3W将基建投资与意识形态相关联,号称要通过“民主国家”的合作来满足世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这种所谓“民主基建”暗含了迫使发展中国家选边站队的要求,也隐藏了美国以“民主”之名拉拢其他国家对抗中国的政治意图。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无意卷入中美博弈,因而也对参与B3W兴趣索然。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就公开说:“我们希望在非洲大陆开展多元伙伴的投资,但我们永远不会说中国有威胁或把中国赶出去,我们不会做‘二选一’的事”。
可见,美国为挑战“一带一路”所提出的B3W计划注定行之难远。实际上,这不过是美国为了缓解霸权衰落焦虑症而给自己打的一针“安慰剂”而已。
与其焦虑,不如合作
当前全球基建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建需求旺盛。牛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40年全球基建投资需求将达到94万亿美元。同时,为了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使各国民众能够普遍获得饮用水和电力,全球还需要增加3.5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
面对如此庞大的全球基建市场,美国等西方国家如果能够放下意识形态偏见,以“互补”而非“替代”的心态与“一带一路”倡议展开合作对接,则无疑为全球发展中国家之幸。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实施了整10年,合作项目覆盖全球152个国家,在海外基建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而B3W方案至今还停留在规划层面,多数国家仍处于观望状态。倘若B3W在未来有机会付诸实施,“一带一路”的成功经验则可为其提供有益的借鉴。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侧重于港口、公路、铁路等传统的基建项目,而B3W更倾向于投资清洁能源、卫生健康、数字技术等“软性基础设施”领域。两者恰可在投资领域形成有效的互补。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秉持着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与沿线国家探索共同繁荣之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世界愈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而美国念念不忘的所谓国际领导力、全球霸权不过是明日黄花而已。如果美国能够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中国,那么,未来中美在基建领域的合作必定是广阔天地,且大有可为。(乐水)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