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罗刹海市》毋需过度解读
7月19日,沉寂多年的歌手刀郎推出新专辑《山歌廖哉》,其中一首歌《罗刹海市》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解读热潮。
《罗刹海市》,一经发布就因为其旋律“上头”,歌词另类而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尤其是其中既晦涩又辛辣的歌词,更是引发了网友们的各种解读,各种版本的解读在微信朋友圈和各种短视频平台呈现刷屏之势。在对歌词各种各样的解读中,最为引人关注的,还是“刀郎复仇论”版本。因为早年间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以及《冲动的惩罚》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而一夜之间红透大江南北,却在主流歌坛遭遇了一些不太公平的对待。不少网友因此对刀郎进行了声援。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罗刹海市》这首歌的出现,为网友某种积压多年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所以才有了网友对歌词逐字逐句的“对号入座”,认为这就是刀郎对当年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一种反击、一种复仇。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觉得这种过度解读可能完全偏离了刀郎本人的真实想法,不但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为什么说网友们对《罗刹海市》歌词的解读属于过度的、无意义的解读?《罗刹海市》取材于蒲松龄的同名讽刺小说,小说描述了一个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的世界,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而刀郎在根据小说创作歌曲的时候,保留了其中的讽刺意义、辛辣味道,仅此而已。但正是这样的辛辣和讽刺,却被好事的网友贴上了“复仇”的标签,认为这是刀郎借歌曲为自己“复仇”。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解读未免过于牵强,而从刀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解读也未免过于狭隘。
刀郎重新演绎古典小说《罗刹海市》,选取的角度巧妙,演绎也是有深度的。用流行歌曲演绎古代小说名著,值得肯定。但是网友的过度解读,不但是一种画蛇添足,而且很有可能会“帮倒忙”,因而不值得提倡。(苑广阔)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