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研学旅行不能只念“生意经”
随着暑假来临,各地迎来研学高峰期。但近年来,研学俨然成为一门“生意”,不少研学旅行费用动辄几千,却“游而不学”。“清北门口拍照打卡”“一半行程在路上”“好几千的研学费,既学不到东西,也玩不尽兴”,这是不少人对研学旅行的评价。原本具有公益和社会属性的研学旅行为何成为“游而不学”的打卡式旅行,“变味”的研学旅行该如何回归?
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就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布意见,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这些年来,有关部门推进研学旅行相关文件接连发布,在政策鼓励下,各类研学旅行机构纷纷出现,旅行社、教育机构、咨询机构等竞相涌入研学旅行市场。“双减”政策落地后,研学旅行更是受到学校和家长的热捧。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研学旅行机构、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良莠不齐,也成了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有的旅行社将以往的春秋游产品简单包装,摇身一变成为研学旅行产品;有的景区开设一两门课程,导游充当导师,也堂而皇之称为研学旅行目的地。由于行业不规范,不少机构奔着研学旅行费用而去,动辄几千甚至上万,让研学沦为一门“生意”。
研学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教育部要求,旅行要注重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与公益性,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当然,这不是说有关机构不能有利润,而是不能套用商业逻辑,眼里只有“生意”而没有“教育”。
“双减”背景下,组织中小学生假期研学旅行应回归教育“初心”。首先,应尽快确定研学旅行的准入标准与评价体系,包括研学旅行营地认定、课程设置、组织实施、活动评价等规范。期待国家层面能够以具体明晰的规范为研学旅行“立规矩”,进一步明确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须具备什么样的资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等。
规范研学旅行活动,还须细化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机制。有关部门应建立有效的安全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查研学机构、研学带队者资质;强化联合执法,对“价高质低”“游而不学”等乱象进行严厉打击,实施信用惩戒,提升违法成本,倒逼研学旅行机构守规矩。
总而言之,研学旅行应该是“教育”而不是“生意”,只有树立立德育人的使命感,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才能让研学旅行回归教育本位。(付彪)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