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扶老携幼”走出短视频陷阱

抄袭模仿、低俗擦边、耸人听闻的谣言、千篇一律的剧本……不少人直呼想刷到有营养有价值的短视频已变成一件难事。不仅如此,虚假营销、不良价值观引导以及短视频沉迷等问题更让青少年和老年人屡屡受困。(7月17日《中国青年报》)

不知何时起,“短视频家庭”越来越普遍了。很多家庭,人手一部手机,夫妻俩在客厅刷、老人在阳台刷、孩子躲在房间刷……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就是,一家人去餐馆吃饭,菜肴上来之前,人人都在低头做着同一件事情:刷短视频,且互不打扰、各得其所,让人感觉他们是在拼台。

同样的种子,结不一样的果子。同样是刷短视频,对不同群体有不同影响。

对老人群体来说,“短视频式养老”可以帮助老年人打发一些时光、带来一些快乐、增长一些见识,同时也转移一些注意力,减少对晚辈过度依赖,这是好的一面。翻开另一面,老年人沉溺于短视频,轻则伤神、伤身、伤和气,重则破防、破财、破家业。某地一位68岁奶奶,与短视频中某位假明星“谈恋爱”,倾尽个人积蓄给对方刷礼物,口袋空了之后,她还不听家人劝阻,准备去捡垃圾卖钱刷礼物。走火入魔若此,令人感慨系之。

对未成年人群体来说,“短视频式育儿”弊端之大、负面影响之深远,应该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理由有三:一是基数大,相关报告显示,超八成未成年人用过短视频,而农村、中学生、学习负担重、亲子关系不好的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比例更高;二是沉迷度高,不少未成年人对短视频的依赖达到中度、高度水平,“戒断”时出现严重的反应——孩子因为手机被老师或父母暂扣之后选择轻生等过激行为的新闻时有发生;三是危害深,过度沉迷短视频将对未成年人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从身体到心理,有些是可逆的,有些则不行,譬如视力损害、人格畸变等。

短视频是技术舞步踩准需求鼓点的产物,乃时势使然,难以阻挡。即便如此,我们对附着其上、显而易见的弊端仍要保持一定的警觉,多下兴利除弊之功,防范越滑越远。就目前情况来看,强化治理意识、提升治理效率,降低短视频对“一老一小”的“暴击度”,非常必要。

在这条治理链条上,监管部门、相关机构、短视频平台、个人、家庭等都是重要一环,每一环都不能掉链子,才能让整个链条运行不“卡顿”。监管部门有行政权力、相关机构有行动实力、平台有技术优势、家庭有亲情感召、个人有自制能力,形成治理合力的话,局面必将大为改观。(连海平)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