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态治理别想着“急于变现”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一文。文中披露,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秦岭语重心长地说:“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
生态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把握其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生态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淡化急于变现的功利,秉持以利长远的初心,以稳扎稳打的恒心毅力,一张蓝图干到底,才能真正把生态为民写在历史的答题板上。
曾经,一些地方以环保为名,轻率决策、粗暴施策,结果“治污”成了“制污”。比如,净化大面积湖泊,有的地方简单增殖放流鱼苗、大规模种植水草,貌似生态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破坏。只有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环境承载力基础上的人为干预,才是符合发展逻辑的,否则即使短期有成效,长期也会反弹、回潮。回答好“破与立”的深刻命题,不只看当下,更要看长远。唯有立足实际、立足长远,在“破”上出实招,在“立”上下实功,才能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
生态治理从来都不是一道简单的加减算术,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论是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都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都要理顺当前与长远、加法与减法、治标与治本的关系。生态治理的过程是政策落地的过程,也是政策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不为一时一地的得失左右,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生态治理是一个大命题,要有足够的耐心下足“慢功夫”“苦功夫”“真功夫”,把生态环境问题摸全、摸准、摸透,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必须符合历史与未来两重逻辑。哪怕当下没有“真金白银”,未来也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程曼诗)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