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中缅经贸环境认知需回归常识
最近一段时间,“噶腰子”成了互联网和自媒体上的热搜高频词。不少从事中缅经贸旅游的中国朋友向笔者吐槽,这个词虽然在网络上成了一个梗,但是对中缅正常经贸往来确实在舆论上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比如,很多客户与在缅中企人员见面时,一听是在缅甸开展业务,就开玩笑说“哟,小心噶腰子”。这给中企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媒体报道中的电信诈骗和拐骗年轻人的犯罪团伙在缅甸确实存在,但这不是缅甸的全部”。他们普遍希望国内舆论场能对缅甸经济发展有新的、全面的认识,让工作和生活回归到常识和理性的状态。
笔者通过在缅甸的亲身经历也感受到中国国内一些自媒体的“玩梗”,在客观上给中缅正常经贸往来带来干扰。
首先,只要从事正常经贸交流就不怕电信诈骗和人口拐骗的风险。笔者近日乘坐的由昆明飞往仰光的东航班机当天是满员状态。据企业界朋友透露,南航由广州飞仰光的航班也经常是这个状态,几个月前厦门航空也开通了厦门至仰光航线。与笔者同班飞机的王先生来自湖南,去缅甸从事海鲜贸易已经十年了;山东的梁先生这次去缅甸考察的是粮食项目;从事服装和旅游生意的郑先生在缅甸十几年了。他们都对笔者表示“缅甸市场很有前景且利润不错”、“只要做正行又不偷渡,根本不会被拐骗”。
其次,中缅警方和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都在努力排除中国公民入缅后的隐患和风险。笔者看到,在昆明机场出关时,移民局的民警都在认真为乘客做筛查和劝返工作,几个出现问题较多的省份,都有独立的办公桌和专职民警跟进核验相关省份签发护照的出境人员。独自一人出境或者弱势群体人员比如老人、孩子、妇女,民警也会详细询问出境缘由。
与此同时,中国、缅甸和泰国警方也在联合执法打击电诈,连续抓获、遣返犯罪分子。而且,中国外交部和驻缅甸大使馆也不断发布风险提示并公布案情进展,提醒国人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今年3月和5月,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曾两次在内比都会见缅甸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梭突,双方就加大力度打击缅甸境内电信诈骗、赌博等非法跨境犯罪活动进行协商。
对于缅甸境内存在的电信诈骗,中国和缅甸政府不仅多次释放出重拳打击的信号,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当然,就现实情况而言,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可能还需一段较长的时间。深化与缅甸当局的合作,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有双方加强合作,中国相关部门协助缅方执法的难题才能得到解决。此外,中方可利用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的优势,为精准打击当地电信诈骗提供技术支持。实际上,国内有关部门目前已经注意到互联网和自媒体渲染“缅甸拐骗”带来的危害。近日,云南警方对某些自媒体靠在此类话题上造谣骗取流量采取封号、行拘措施就是很好的案例。
笔者认为,造谣或夸大炒作赴缅风险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吸流量、博眼球,还要注意其背后深层目的。由于疫情和政局动荡再加上西方制裁,缅甸内部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短期内难以改变,这给中缅关系和经贸文化交流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风险。“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这种情况下,过度渲染炒作“缅甸拐骗”以及“泰国灰产”等消息,不仅会影响中国公民赴上述国家开展正常经贸旅游的意愿,同时也会刺激当地民众和舆论的情绪。如此一来,双方减少了交流、产生了误判,进而可能对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外交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最后,笔者呼吁在面对“缅甸拐骗”等消息时,坚持不回避不炒作的态度,保持理性与客观。只要不相信“天上掉馅饼”,不搞投机取巧,提高警惕并且坚持走正规渠道合法出入境,就不用担心那些被夸大的风险。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