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这一精神力量,值得代代传承

“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这是人们对青海的固有印象。但时至今日,绿色已成为建设青海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色。如此巨变,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鞠躬尽瘁和无私奉献。从柴达木盆地至都兰,从荒漠戈壁格尔木至西宁,从陇田至牧场,黯淡月光下残留朱治国同志生前深入调研的足迹,如炬一般炽热的精神力量,用燃烧自身的方式照亮青海高原,温暖人心。朱治国同志的事迹昭示着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时代精神的化身,也是对新时代青年的要求,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知行合一,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图其至远。唯有如此,中华民族这艘巍巍巨轮才能破浪前进,行稳致远。

行稳致远要求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志存高远固然难能可贵,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矢志不渝更为不可或缺。不论地区,无论岗位,朱治国同志不改初心,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第一要义。他入田地,访村庄,探农户,询民意,虽点点滴滴,却深入人心,对党忠诚,对人民忠心。初心如磐、坚不可摧是共产党人的脊梁,也是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华民族走上民族复兴之路的关键。年轻干部肩负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重担,绝不能忘记根本。要坚守初心,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同时以史为镜,为精神补钙。面临复杂形势,坚定信念,作出研判;面对利益诱惑,保持清醒,绝不动摇,如此才能在新时代的巨浪来临时,凝聚力量,扬帆起航,为构筑伟大梦想砌砖添瓦。

行稳致远需要知行合一,砥砺前行。《礼记·儒行》记载:“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朱治国同志正是秉持着“笃行”的实干精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才带领青海省跨越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鸿沟,走上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有笃行致远的思考,广泛涉猎群书,精进业务能力,学而通达,审问思辨,以此来为学以致用打下基础。要有积跬步以至千里的觉悟,须知“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敢于直面“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现实,绝不能抱有子午谷奇谋这样“一步登天、 好高骛远”的侥幸。同时,要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魄力和力克时艰披荆斩棘的勇气。身体力行,不可能总是顺水行舟;沟壑万千,荆棘丛生才是残酷现实。如若一味地爱惜羽毛,则寸步难行。唯有常系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忧思,肩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担当,才能不畏风雨,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行稳致远还需锐意进取,图其至远。墨守成规只会裹足不前,改革创新才能推动时代巨轮。工作中不仅要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踏实肯干,还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高瞻远瞩。朱治国同志是善于谋划、勇于创新的榜样。他牵头制定了“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着力打造“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为青海长期发展扎实了党组织力量和奠定了人才基础。年轻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才能在人才洪流的时代脱颖而出,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把握先机。然而创新绝不是随心而动、随刃而行的悠然,创新需要立足自身,在实际工作中认真领会党的政策方针,学精学实业务知识。创新需要接纳百家之言,思而后动,认真听取社会各方之言,博采众长,绝不能死守制度刚性,而忽视柔性。创新还需融会贯通,目光长远,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提高眼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攀登,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屹立不倒。(王禹蒙)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