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土特产”里大有乾坤

近日,全国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现场会在云南举行。会议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最根本的是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对云南而言,当前农民收入尤其是脱贫人口收入偏低,还应把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为了脱贫户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鲜明导向,实施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脱贫群众收入。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的源头活水。今年年初召开的云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这进一步明确了云南乡村振兴的发力方向。“土特产”看似普通,实则大有乾坤,“土”可稳固产业根基,“特”能发挥竞争优势,“产”又为发展持续助力。因此,需要深入领会“土特产”的丰富内涵,让乡村深植于“土”,因“特”壮大,乘“产”而上,走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厚植乡“土”,让乡村振兴有根基。“土”讲的是要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善于利用乡土文化,善用“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的乡土情怀吸引更多人才回归故乡,善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优秀乡风民俗引导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善用乡土方法和经验解决农村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还应深入了解乡土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产业,让乡村振兴的参天大树在农村的深厚土壤中牢牢扎根、茁壮成长。

发掘“特”色,让乡村振兴有灵魂。要注重挖掘乡村本身的内在特色,深挖藏在农村深处的特色因子,这里面可以是在农村中流传百年的特色乡俗,可以是流淌在村民血液中的红色基因抑或是依附于村中古树名木、特色建筑、奇山异石上的文化传承,再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这些特色因子融入乡村振兴中,为乡村持续蓬勃发展注入内生动力。要善于把乡村特色因子纳入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把乡村之“特”作为推动全局发展的突破点和发力点,贯穿乡村繁荣发展的全过程,让乡村打造亮点、形成爆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聚焦“产”业,让乡村振兴有保障。“土特产”最终要成气候,达到利益长期化、最大化和富民效应,就要走现代化、设施化、高端高品质农业的发展路子,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按照市场需求,挖掘传统特色产品,加以改革创新,推动其从传统的个体小农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善于依托当地区域优势,乘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东风,以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不断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有力带动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做好乡村“土特产”大文章,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农村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要用好“土特产”这个抓手,尤其要把这个“特”字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特”字结合起来,大力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大引擎。(李雪)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