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节粮减损,攥紧中国“粮袋子”

  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但粮食损失浪费现象一直存在。有研究显示,每年我国蔬菜、水果、粮食、肉类等七大类食物浪费约4.6亿吨。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生活中食品储运、批零和生产中的损耗巨大,却往往被忽视,消费环节的浪费现象也较为突出,多类食物存在巨大可减损空间。(7月7日《半月谈》)

  “粮食安天下”,我国粮食“十九连丰”,稳产高产铸就农业强国的基石。然而,粮食损失浪费现象却层出不穷,不仅导致经济遭受巨大损失,更给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推进节粮减损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究其粮食损失浪费的原因,一是在采收储运环节,农户科学储粮意识匮乏,再加之缺少专业知识、冷链基础设施差,设备简陋,导致粮食损失率大。二是在加工销售环节,为满足消费者喜好,商家过度加工、精细加工,导致粮食损耗严重。三是在消费环节,部分人员节约意识淡薄,盲目消费,再加之部分高校食堂制作粗糙难吃,导致剩菜剩饭过多,进而造成严重浪费。

  粮食安全事关十四亿人的口粮。节粮减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首先,加大对科学储粮意识的宣传力度,加强技术扶持和资金帮扶,为农户提供有利的收割设施和储存条件。其次,加快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鲜食物终端配送机制,减少农产品运输损耗。再次,提高食物系统供给效率与韧性,对食物的边角废料进行集中高效分类处理,避免过度加工造成的浪费,最大程度提高食物利用率。最后,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节粮减损容不得丝毫麻痹大意,更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需要相关部门压担子、硬手段、强监督、真抓实管,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唯有抓好抓实抓细节粮减损,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攥紧“粮袋子”,才能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王威然)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