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免费领手机”变网贷,不能只靠消费者擦亮眼睛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民孙先生日前接到某运营商客服电话,客服人员告诉他,套餐升级后可免费领取一款市场价2000元左右的手机。孙先生领取手机后发现,他办理的是一款金融合约产品。新手机号每月套餐费为128元,连续用3年不变,同时需要冻结支付宝里的4200元钱。媒体调查发现,类似领手机后被诱导办理高价套餐的人还有不少,有的业务甚至捆绑金融产品,让用户因此背上网贷。

“免费”的背后,是满满的算计,其所盯上的,也是人性的弱点。你看,反正是要交手机费的,缴费还能白得一部手机,是不是很划算?再说了,明明是花了更多的钱,却被说成是“套餐升级”,也很高大上……面对这样的营销策略,一般消费者只要稍微动摇一点,恐怕立马就会被钻空子,成为运营商套路的目标客户。

一般而言,很多人吃了这样的亏,往往会自认倒霉,自责贪小便宜吃大亏,而有关各方也往往会郑重提醒,在办理各类通信业务时要擦亮眼睛,仔细阅读有关条款云云。消费者当然要擦亮眼睛,面对各种营销套路,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商家挖下的“陷阱”。然而,问题显然不止于此,很多“坑”往往是商家处心积虑挖好的,并不能是消费者擦亮眼睛就能完全避开。一味强调擦亮眼睛,不免有卸责之嫌。

以“免费领手机”为例,运营商客服往往精准到了常年定制套餐的老客户,而升级云云,也是暗藏玄机的说辞,交相夹攻之下,很容易让消费者放松警惕。而且在一般消费者认识中,商业赠品等做法也其来有自,并不新鲜。凡此种种,均使得类似商业操作并不太容易引起警惕心。

简单概括,消费者看上了免费赠送的手机,而商家盯上的却是整体的消费增进,以及不断扩容的消费金融业务。根据消费者披露,为领取免费手机,消费者往往会被冻结一部分支付宝或余额宝,而查看协议可知,其被办理的应该是金融合约分期产品,尽管金额不大,如果消费者不察,或者因为疏忽产生逾期,后果还是很严重的,不仅可能会收到电话、短信、信函、诉讼等不同形式的欠费催缴,还会产生相对应的信用额度关闭等负面后果。

这实际上是一种隐匿消费,表面上看,协议上写得很清楚,但消费者在签协议时,商家并不会明白告知这些事情,导致消费者每每被套路。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也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这也意味着,面对商家刻意隐匿部分信息的诱导性消费,消费者可以主张自己的权益,寻求撤销相关内容。而对于商家的这种做法,有关监管部门理应及时介入调查,依法处理。监管的责任不光要体现在提醒消费者上,更要体现在对消费者投诉举报的积极反应上,体现在对层出不穷的商业行为的日常监督上。

经济回升,市场回暖,关键是要恢复和扩大消费。消费者的底气从何而来?来自于一个规范诚信的市场,来自于高效及时的监管。如果听任各种套路一再透支消费者的热情,最终不仅会损耗消费者的具体消费行为,还会抑制整个市场的繁荣。(龙之朱)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