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严守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

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今年我国将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量已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两年增加面积累计超过200万亩。目前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对于一个超过14亿人的国家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从这个角度来看,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丝毫不可懈怠、时刻不能松劲的“国之大事”。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自己饭碗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诚然,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然而,无论是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波动的国际市场还是人多地少的内部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维度考量,“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相反,要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等手段,来守护好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还要结合实际问题,以案警示,以案促改,以案彻改。近年来,面对我国耕地保护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苗头、新问题,中央和地方不断丰富治理“工具箱”,提升治理水平,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通过完善法律、提升技术、严格执法督查等手段,发现、曝光和处理了一批典型犯罪,并督促整改。例如,部分地方“顶风”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和绿色通道;一些市县政府及其部门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主导推动违法占地;一些地方补充耕地不实,有的甚至弄虚作假,等等。此外,现实中也有部分地区出现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倾向。种种行为,严重冲击着耕地红线,损害了人民群众和整体生态环境的利益,更危害着国家粮食安全。针对这些群众举报和执法督查发现的问题,必然要一一强化跟踪治理,以案警示,促改彻改。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保数量的基础上,更要提质量。耕地保护本身就是生态保护的一环,需统筹好保护和发展两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六成左右耕地质量并不高。《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中提到,从2023年起,启动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全国每年平均将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各地要拿出智慧,积极联合相关机构和农民,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建设水利设施、农田输配电建设等手段综合施策,守护好耕地红线,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赋予土地更丰盈、更持续的生命力。

守耕地,实仓廪,安天下。手里有粮,心就不会慌。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应当是每一天的自觉和行动。期待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一起,拿出担当作为,以节约集约用地,促进高质量发展;以严守耕地红线,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林风)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