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善用“大思政课”育新人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善用“大思政课”,不断创新实践,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年轻一代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有自己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在教学观念上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授课形式,让理论性强的内容更加生动化、具体化,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档案图片、微视频、互动视频和其他新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互动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形式,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结合起来,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让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
把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百年来涌现出无数的英烈与动人故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都是“大思政课”的鲜活案例和生动素材。要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大思政课”要与经济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走进街巷、走进乡村,关注社会问题和民生需求,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本领,增长才干。在“教、学、思、用、研”的互动转化中拓展传统课堂,把思政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贯通起来,厚植家国情怀,有助于培养当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青年学子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善用“大思政课”,引领年轻一代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必将使更多青少年在实践中成长成才,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