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让崇德向善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意义重大。道德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基础。经济发展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经济增长不仅有赖于充足的生产要素和保障公平效率的制度体系,也离不开道德力量的支撑。道德作为经济增长的深层持久动力,可以有效保障经济生产过程的规则性,大大降低非生产成本的投入;同时,通过提升劳动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此外,社会道德的丰裕也有助于经济增长的成果得到更合理分配。

道德是建设高质量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础。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与法律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实为一体,同时也是互补的。加强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文化的外围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文化,内核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指引,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中华文化历来注重以德为本。

加强道德建设要着力促进制度的公平建设。公平正义是道德生长的阳光。《吕氏春秋》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有利于强化社会价值共识,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也是道德的孵化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时代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道德资源十分丰富且涵盖各个方面,做人做事、治家治国都有十分明确的道德规范。当前,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资源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道德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家风建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时代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期。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为人处世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做父母的,一定要严于律己、品行端正。好父母教育出好孩子,好孩子又成为好父母,良好家风得以代代相传。

加强道德建设要管好网络空间。对网络欺诈、造谣、诽谤、谩骂、歧视、色情、低俗等内容要重点整治。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放大主流价值观念,对焦点话题及时予以正确引导。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倡导文明上网,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网民素质,维护良好秩序,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道德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急躁、图速度,切忌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需要久久为功的耐力,需要滴水穿石的精神,需要打太极拳的韧劲,需要从日常抓起,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让崇德向善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作者:宋圭武,系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教授)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