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端粽子裹的啥“心意”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粽子市场也到了竞争最为火热的时候。今年是限制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要求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发布后的首个端午节。按规定,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但据本报报道,仍有不少商家无视粽子的“瘦身令”,粽子礼盒卖888元、980元的,海参鱼翅粽一个100多元,真是不少。
端午节吃粽子,给亲朋好友送粽子,自在情理之中。但当下的所谓高端粽子,采用稀缺的食材,配以豪华礼盒包装,通过提升档次和奢华感,吸引的已经不是普通消费者的注意力。部分商家无视国家规定,让更高成本的原料绑架粽子成本,营造出高端粽子的稀缺性,最终提高售卖价格。这种做法不仅容易造成浪费,也助长腐败之风。和“天价月饼”一样,“天价粽子”无非是炫耀和送礼的载体。
经过长时间的整治,动辄成千上万、塞上黄金玉石的天价粽子已经不多见了,可每到端午节总有高价粽子的事实表明,仍有一些人对高档礼盒念念不忘、趋之若鹜,似乎礼盒有某种魔力:只有这样才有诚意,才能装得下某些不可言说的“心意”。
传统粽子是以糯米、肉类、豆沙、红枣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简单而口感浓郁。粽子添加一些高端食材倒也无可厚非,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但某些商家推出鲍鱼粽子、海参粽子,尤其是在礼盒里添加茶叶和红酒,是趁机炒作和牟利,更是借送礼市场的病态,发不义之财。
端午节文化与时俱进,但不能沦为市场的工具。动辄接近千元的天价粽子,先不说添加鲍鱼、海参是否符合美味标准,单说天价礼盒挂羊头卖狗肉,不仅亵渎端午节文化,也容易引起消费者反感。对依然售卖混装粽子、贩卖送礼文化的,监管部门要重视起来,释放规则不容挑衅的信号,让粽子回归原本的味道,“轻装”上架。(侯江)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