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粽子礼盒怎可年年有“贵味”?

又见888元、980元粽子礼盒,且海参鱼翅粽百元一只。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不日即是“修改单”发布后的首个端午节,但仍见有商家无视粽子“瘦身令”。

中国人最重视三个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每临节日,相关部门和媒体总要针对“过度包装”的浪费,颇动些脑筋、颇费些“口舌”,尤其是月饼包装和粽子包装。在去年“修改单”发布后,商家今年依然“自说自话”,问题何在?

问题就在一个“贵”字上,有人送礼为“攀贵”,有人送礼想“显贵”,还有人既要“攀贵”也要“显贵”。那么,才有此前动辄成千上万、塞黄金玉石的天价粽子和月饼。但经过这些年的“打虎拍蝇”,送礼之风收敛,加之相关部门以“国家标准”定“规矩”,粽子、月饼不再那么价格畸高。即便如此,“千金”粽子礼盒,“百金”海参鱼翅粽,依然是“贵味”满满。

前不久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低碳意识”和“双碳智慧”成为关键词。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国家这一目标的实现,落地之处必然要细化,比如,粽子的包装监管。在节日文化的角度,既然要“送粽子”,那么先了解一下先秦的政治家、诗人、楚国贵族屈原的精神境界,或更能理解何为“贵”气。

按“修改单”规定,粽子、月饼等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那么这些粽子用了什么材料,可以贵到如此“天价”?必须依法依规治理“包装”乱象,并持续跟进效果,尤其要在生产、流通环节加重处罚,才能以儆效尤。(赵红玲)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