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少说“尽力而为” 多些全力以赴
“尽力而为”“争取干好”,工作中,类似说词我们经常耳闻。党员干部这样说,原本是一种谦逊的表现。然而,现实的话风好像变了,少数党员干部在接到任务时把“尽力而为”挂在嘴边,似乎在说“事情反正我要做,至于做得怎么样,不敢打包票”,大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韵味。尽力而为本身意思,是用尽一切力量去做事。但,揆诸现实,少数党员干部把“尽力而为”当口头禅,却有避事、推责之嫌。
仔细观察,哪些干部会常说“尽力而为”呢?是那些“老油条型”干部。这些干部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责任心不强,做事随心所欲。因为他们在一家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自诩资格老,不仅认识各级领导,而且和群众也混得脸熟,他们本不想接受任务,却碍于情面,不得不“尽力而为”,在做实事的过程中却是不能善为,为而不力,更谈不上“尽力”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一边口口声声“尽力而为”,却又人浮于事,根本原因还是缺乏责任感,“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不强。这样的干部一旦遇到麻烦事,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慢作为,甚至不作为。以窗口干部为例,如果办事群众资料准备稍有不足,这些“尽力而为”的干部就会撒出“软钉子”,对群众说“您先去找XX”,看似在积极为群众出谋划策,实则是推责,让办事群众楼上楼下瞎折腾,甚至来回折腾。
同样是接受任务时的画风,很多党员干部说的却是“定当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尽力而为与全力以赴,虽然都有一个力字,可全力以赴却是更加主动积极的作为。干事创业哪里有那么多一帆风顺,困难与麻烦无处不在,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唯有全力以赴,方能与众不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全力以赴就是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沉下心来,把工作当事业,用满腔热血去造福一方;全力以赴就是要“劳其筋骨”,不怕困难,敢于亮剑,乐于吃苦;全力以赴就是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全力以赴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全力以赴才能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冯静)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