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勇担使命 久久为功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党中央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实施了一批重点生态工程,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连续4个监测期保持“双缩减”,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虽然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今年以来,我国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不但影响了北方地区,甚至南下东移,跨过了长江。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生态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打破地域界限,强化区域联防联治,统筹谋划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黄河“几字湾”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从传统植树到生态修复,从植被选择到种植方式,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不同的治理模式。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选择治沙路径,而不是盲目向沙漠进军。合理利用水资源,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做好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调查和监测工作,动态把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变化,不断优化防治方案,提升防治精细化水平。

  坚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荒漠化防治,推动绿富同兴。从河北塞罕坝到山西右玉,从内蒙古库布其、巴彦淖尔到甘肃八步沙林场,人民群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防沙治沙,铸就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新征程上做好防沙治沙工作,仍然需要大力弘扬这种“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锲而不舍,苦干实干。同时,要将治沙与治穷相结合,科学开发利用沙区光、热、风等资源,合理有序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与加工、沙漠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实现生态治理与群众增收的双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荒漠化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钟寰平)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