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期待更多人加入器官捐献者行列

6月11日是中国器官捐献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超过626万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累计完成45800多例,捐献器官13.9万多个,挽救了10多万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6月11日央视新闻)

曾几何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既然全须全尾地来,就该完完整整地走”等传统观念和舆论压力,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束缚着公众参与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有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大约有150万名器官衰竭患者,有30万名患者需要采用器官移植的方式治疗,但每年仅有1万多名患者能够进行移植,约80%需要移植器官的患者,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死亡。这说明,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人缺乏参与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勇气。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挽救垂危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弘扬人间大爱、彰显社会文明的高尚事业。“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这两句哲言,曾悬挂在首都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受站的中厅。尽管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但那些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的人,却用自己生命最后的光照亮了人间,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让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器官捐献不再是忌讳话题,这项“让生命接力前行”的高尚事业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接受。据报道,目前我国器官捐献数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但相比我国每年约30万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规模来说还远远不够。器官移植被誉为临床医学的“塔尖”,也是目前拯救器官衰竭患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截至目前,全国具有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有183家,心脏、肾脏移植术后生存率居国际前列,器官移植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最近,重庆一中年男子突发疾病去世,家属决定捐献他的部分器官,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面对丧子之痛,这位逝者的父亲说,他们把遗体捐献出来,让更多受益者生命得到延续,觉得这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生命在奉献中延续,大爱在人世间长存。这种爱是深沉的,我们应向每一位器官捐献者致敬。

为缅怀和纪念人体器官捐献者,全国各地已建成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场所200余处。每年清明节、器官捐献日等时节,各地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缅怀纪念活动,弘扬正能量,倡导新风尚,引导更多人加入人体器官捐献者的行列。让更多人理解、认可和接受人体器官捐献,已不单纯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科普宣传和有效引导,营造出“生命有限、大爱永恒”的良好社会氛围。(付彪)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