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好高考后 “反诈试卷”
今年高考已经结束。虽然广大考生终于轻松下来,但一些不法分子正在为了自己的“业绩”而努力。近日,公安部刑侦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高考季防骗攻略”,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认清、严防涉高考类诈骗。
伪造虚假查分网站、伪造录取通知书、声称有内部指标、冒充名家辅导志愿填报、谎称可以更改高考成绩……从警方提示来看,每年高考季出现的涉考骗局往往大同小异。然而尽管相关部门年年提醒,但仍有考生和家长中招。究其原因,无非是骗子们利用了家长和考生想尽快知道分数,或在成绩“擦边儿”的情况下能上一所好大学的焦急心理。
防范涉高考骗局,还需多方同心协力。除了必要的反诈预警,教育招生部门、校方也要加强有关政策宣传,比如通过班级群及时推送与成绩查询、志愿填报有关的政策信息、注意事项以及反诈宣传内容,让考生和家长及时了解相关政策,避免不良信息干扰。此外,电信部门也要完善技术手段,在高考期间加大相关信息监测力度,及时阻止欺诈信息传播。
高考骗局虽然花样繁多,归根结底都围绕着一个“钱”字。所以,当有人主动提供“信息”“机会”时,一旦涉及钱财,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不要轻易将自己及家人的信息泄露给他人。
这两天,国家反诈中心等部门联合设计的一份“2023全国高考反诈测试卷”在网上流传。考场上,考生们已经奋力答好高考试卷;考场外,家长们不妨做一做这份“反诈试卷”,试试您能考多少分?(李思)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