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空之王》:这一次,主旋律不讲历史,讲我们的今天
《长空之王》比预想的好。
作为主旋律题材,它有落在预期之内的宏大主题,但讲故事的方式并不生硬,甚至穿插了一些不俗气的幽默。像电影里王一博跳伞的戏,镜头接着转到高原上的一户人家,他们感叹着要买个沙发,话音刚落便看到试飞员带伞降落。监制之一是韩寒,“天上掉沙发”这样流畅抖出的笑点,倒和他的风格接近。
而预期之外的,是它的宏大并不停留在历史事件,而是关乎当下,且回应了几乎每个人的关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家做了哪些准备?我们为什么需要更强大?
电影一开场,是长达6分钟的高空戏:外军战机非法驶入我国领空,王一博饰演的飞行员雷宇驾驶着三代战斗机驱逐了外国战机,但任务完成得并不轻松——外军机型整整领先我国战机一代,我们需要更成熟的战机。这场戏对应的事件原型,是2001年美国侦察机非法闯入我国海南岛上空。
机型的改进关乎国土安全。而战机怎么改进?需要试飞。“试飞”是《长空之王》的故事主线。
电影讲试飞的艰难。飞上高空、降落高原,多次出现的极限环境,让人坐在影院里也不时感到缺氧。
电影也讲试飞员的不易和挣扎。什么是“试”?用血肉之躯去试,试出飞机设计的更多数据,而测试意味着可能有差错,差错可能意味着死亡。电影设了扫墓的情节,镜头对着“试飞员烈士公墓”缓慢上摇,胡军饰演的张队讲起葬在陵下的队友。这场文戏拍得平静,后半段张队的牺牲则拍得激烈,万丈高空,血肉模糊。安静和壮烈之间,是一个试飞员从生到死,是一个家庭从聚到散。
雷宇在险情下也跳过伞,动过离开试飞局的念头。这些脆弱是人的真实反应,脆弱反衬出伟大。
两代试飞员的处境,反映出的是国家在不同时代的困难和选择。上一代试飞员要解决的问题,是外国专家被撤走后,“生产线上的飞机都变成了废铁”。新一代试飞员面对的,是国外技术封锁、多次挑战我国领空主权的环境。张队是摸索的一代,年轻试飞员们则是能画图、有自己飞行理论的一代,是更主动、更有选择的试飞。
《长空之王》清晰呈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这解释了试飞为什么不能懈怠:守护国土安全,任务始终艰巨。而这种压力在当下依然存在,且是关乎每个人的。这也是电影虽然用了宏大的命题,讲了大众不熟悉的行业,但情感依然能敲进人心里的原因:不在遥远的过去,而是现在,甚至可能影响我们的未来。(金哲华)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