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警惕“新黄色新闻潮”淹死你我的手机

相信很多人在刷短视频时都频频看到这类“新闻”——字体加大加粗,颜色黑黄相撞,事件描述寥寥,或惊悚离奇,或荒诞搞笑,或深情款款,时长不过二三十秒,却甚为夺人眼球……凡此种种,被业内人士称为“新黄色新闻”。

大家都在看、都在刷,可若问里头说了些什么,怕是很多人都要懵圈。家长里短、搞笑段子、血腥暴力、心灵鸡汤……题材无所不包,但内容毫无营养,甚至完全不知所云。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新闻要素无迹可寻,很多根本就是自导自演的假新闻。一如19世纪末西方新闻界所遭遇的“黄色新闻潮”,标题扎眼、内容肤浅,纯粹为了流量而生,当然没有任何新闻价值可言。

这类内容刷屏,不仅无法提供有用的讯息,反倒挤占大量公共注意力资源,变相剥夺了人们的知情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突破十亿,人均每天花在刷视频上的时间高达2.5小时。倘若总是被“投喂”无意义、无逻辑的“垃圾”,大众的深度阅读和思考能力势必被侵蚀。算法加持下,信息茧房效应加剧,“新黄色新闻”赚得盆满钵满,更可能造成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

有业内人士忧虑指出,“新黄色新闻”不仅不是新闻,反而是在消解新闻。对新闻从业者而言,要真正守住职业底线,就必须敢于挣脱流量算法的绑架,跳出娱乐段子的叙事,拿出专业素质与操守,去积极引导舆论。与此同时,相关平台也要守土有责,将那些“伪劣新闻”及时清理清理,腾出更多空间给揭示事件本质、逻辑叙述清晰的新闻。各方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多做一点,才能抵御短视的冲动,守住新闻的净土。

“没有新闻可以不发”,事实上,不少人已经开始对“新黄色新闻”感到厌烦。毕竟偶尔抖抖机灵,也许能博得一时关注,但没有人愿意总是被豢养、被愚弄。传播真实的资讯,传递深度的思考,生产更多对大众有益的优质新闻,才是对社会的尊重,对读者的尊重。从长远看,这也是新闻行业获取真心点“赞”的立身之本。(田闻之)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