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政务APP过多过滥,是一种无谓消耗

张淳艺

“问题上报:发现一个塑料瓶。解决方案:清理该塑料瓶。”近期,中部某县一名村党总支书记向记者介绍了一条巡河记录。他在巡河过程中发现塑料瓶,使用“捡起”的方式解决,并打开一款巡河APP拍照上传,以完成上级“每月问题上报”的考核要求。(见2023年第8期《半月谈》)

近些年,不少地方和部门开发了各种政务APP,通过APP对相关工作进行上报和处置。开发政务APP的本意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但从实践看,有的地方的政务APP功能流于形式,不仅消耗了不必要的行政资源,而且给一些基层工作增添了负担。

上述报道显示,有村干部向记者展示手机里满屏的政务APP,“河长、林长、田长、路长APP各一个,禁毒、科普学习打卡忙不赢,还有应急、人社、环保、自建房排查都要求安装……”如此之多的APP和相关打卡、填报要求,不仅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手机内存堪忧,更占据了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颇具反讽意味的是,有的地方甚至专门安排了“登录员”——指定一名干部管理政务APP,定时定点把需要登录的APP“刷一遍”。

政务APP过多过滥、硬性考核,使得不少基层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一些地方对名目繁多的政务APP提出注册、登录、打卡、问题反馈等硬性要求,并与干部工作考核挂钩。还有的地方对政务APP中填报信息数、反馈问题数搞排名,动辄通报批评,导致基层干部为了“拼业绩”“凑业绩”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发现并清理一个塑料瓶”,类似上报对有些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前些年,一些地方“填表到崩溃、开会到流泪”的形式主义,备受干部诟病。经过中央自上而下的减负和整治,文山会海、填表太多的形式主义现象大大减少。如今,政务APP悄然冒头,令基层干部叫苦连连,颇有成为形式主义的新表现的趋势——不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是为了堆砌工作成绩;把大量精力和时间消耗于诸如登录率、使用量、问题上报数的达标甚至评比上,势必会耽误其他一些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的推进。这对地方的行政效能、对百姓的切身利益来说,都不是好事。

面对政务APP可能引发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坚决防止形式主义问题借助信息化手段升级变异。一方面,应该致力于加快相关政务APP的优化整合,对于缺乏实用价值的予以去除,确有保留必要的也应整合功能、减少数量,实现政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要改变政务APP的考核理念和方式,由“重量”转为“重质”,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应积极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把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作为考评基层工作的重要指标,进而基层干部在更多实事上尽职履责,贡献作为。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