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中国“硬科技”创新创业空间广阔

随着全球主要科技公司掀起裁员浪潮,业界有人开始担心新一轮移动互联网泡沫即将破灭。在这种背景下,创新创业赛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那种有时仅凭讲一个“好故事”就能拿到大笔投资的时期逐渐过去,创业开始进入“硬科技”时代,底层技术创新逐渐取代模式创新。

在全球科技产业寒意阵阵的影响下,作为创新创业重要风向标之一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态势。统计显示,2021年全球共诞生596家“独角兽”,而2022年这一数字仅为308家。我国国内产业发展也出现一些分化,创新创业活跃度受到一定影响。

在移动互联网热潮期,得益于创业门槛相对较低,大量创业者涌入其中。但如今,创业门槛正在显而易见地抬高。与此同时,创业投资的方向和估值体系都在经历调整与重构。在转型期,只有准确抓住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才能捕捉到创业和投资的新机遇,从而使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一个新的更高发展阶段。

基于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和国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聚焦于基础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巩固与提升。这也表明,无论当前这轮移动互联网红利期是否已经出尽,未来创业创新的发展趋势都将是逐渐向高端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方向投入更多资源。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生产制造领域的融资数和金额都遥遥领先其他领域,共完成3118笔融资,总金额2411亿元,占全年一级市场融资总额的20.6%。

创业赛道正在发生的变化,一方面要求创业者思维随之进行转变,另一方面也要求相关服务和配套措施尽快跟上。目前,我国除了在国家层面成立国家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各地也都基于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地成立了相关产业发展扶持基金。这类发展基金除了能发挥投融资功能,还能很好地引导资金投向。不仅如此,在资本市场上,对技术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在增强。

目前,“拼经济”正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创新创业的机会也在大大增加。中国在创新创业新赛道上有着广阔空间和强大韧性,这必将为经济发展的行稳致远增添持久动力。

(李长安,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八项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在何处?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