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彩礼热”难退烧,婚俗改革仍需向前

前段时间,有一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河南省濮阳市市长留言,反映濮阳县庆祖镇彩礼特别高,全款买车买房后女方家庭又索取了二三十万彩礼。近日,此条留言被濮阳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回复称,庆祖镇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彩礼总数应控制在6万元以内,此留言中的问题系“极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2月3日 澎湃新闻)

彩礼,往小处说,是一个家庭的共同约定,往大处说,它反映当下的社会风气。近些年来,“天价彩礼”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从“一动不动、三金一响、六斤六两”到“万紫千红一片绿”,层出不穷的顺口溜调侃着适婚青年们的无奈,仿佛婚姻变成了一手交人一手交货的商品交易。甚至有些思想观念囿于重男轻女的地区形成了“越穷越要”的局面。且彩礼支配也成为许多小夫妻聚焦的问题:有些家庭会将彩礼交给女方个人支配或经由女方带回,用以建设新人的小家庭。但有些非独生子女家庭会将彩礼视为“卖女儿”的钱,拿给弟弟或哥哥娶亲,形成了“扶弟魔”一类的群体,让男青年捂紧口袋,避而远之。

彩礼重,除了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男青年难娶亲的结构性问题外,社会舆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新闻中留言提到“女方家里说她姐姐结婚都18万8了,还有她朋友结婚都是26万彩礼,现在又给我外甥要二三十万彩礼,后续还不知道有多少礼金。”可以看出,彩礼的多寡大多数时候都以身边亲朋的标准为“开价”条件。在这种风气中很难不被裹挟着陷入“要少了彩礼就是没有给足女方尊重”“少彩礼等于不值钱”等落后思想,也就不乏存在着盲目攀比之心。接下来就更容易滑向大操大办的极端,甚至为了面子举债办婚,使婚宴变成了不求真心、只求形式的一个过场,忽略了婚姻中最重要的感情。

在中国,彩礼的出现自古有之,作为一项根植于传统社会的独特婚俗,应该是量力而行的喜上添喜,而不是“价高者得”的买椟还珠。一方面,媒人劝导女方抛除传统陋习,地方治理与教育双管齐下,消除彩礼敛财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完善法律法规,落实特殊情况下彩礼返还的相关细节,守护好每个公民的财产安全,避免“高彩礼骗婚”的个例,使男青年过分警惕防备踏入婚姻,避免造成“麻杆儿打狼,两头儿害怕”的局面。

目前,女性承担绝大部分生育风险仍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所以要想彻底打通移风易俗的最后一公里,保障女性权益的配套政策同样要跟上,要解开女性心结,放下思想包袱。政策推行也要在保护女性权益的基础上徐徐图之,否则失去支持的婚俗改革就沦为了一纸空谈,一句口号。

关于治理高价彩礼的意见政策已出台颇有时日,但社会上关于高价彩礼的讨论还是热度不减。目前,在一些短视频、网络社交平台上还存在以“天价彩礼”作为舆论点,歪曲、夸大、捕风捉影捏造事实,进行不良营销,刻意激化性别矛盾的自媒体。例如知乎平台上引发舆论热潮的“江西1888万的天价彩礼”一文经查明实为杜撰。对这种添油加醋宣传不良价值导向、抹黑地方形象的行为,有关部门应及时予以制止,视情况进行封号或禁言处罚,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守好民间宣传阵地。

婚姻,应该是健康和谐的小宇宙,而非金钱与算计的交易场。2022年1月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开展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当前,彩礼问题已经成了年轻人成婚的一座大山,搬动这座守旧的山,既需要民政司法等部门监督引导,也需要社会对青年多一些宽容与尊重,更需要年轻一代勇于打破陋习,敢于自立自强,使新时代文明婚嫁观念深入人心。(刘晗筱)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八项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在何处?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