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放的高校更有感召力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恢复校友出入校权限,部分高校还允许家长和校外人员申请入校。对此,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吕林海则认为,高校是知识资产的拥有者和奉献者,不能仅仅提供一些物理资源,更应该成为社会的知识资源管理中心,将来应逐步适度、有限地恢复到开放状态。(据2月2日中新网)
大学校园一直是校外游客热衷参观的地点之一,特别是花季等特殊时期,各大高校迎来游客参观高峰期,各类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学校园里的游人、车辆增多,给教学秩序造成一定困扰;车辆乱停乱放、踩踏草坪、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更是会给学校带来交通、治安隐患。如此语境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恢复校友出入校权限,部分高校还允许家长和校外人员申请入校,彰显出了“包容开放”的大学精神。
相比之下,一些高校就显得比较封闭和保守,坚持实行门禁制度,拒绝市民及社会车辆入内。可见,一些高校依然存在对市民的“傲慢与偏见”。市民的处境和生活状态,需要高校深入的了解和尊重。同时,市民若想得到高校认可和接纳,首先需要从自身素质上融入校园,需要从一些细节做起。从某种程度上讲,穿戴整洁一点,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遵守校园秩序等文明表现,都不存在什么“技术含量”,只需要市民“入乡随俗”,用心去做。
市民热衷于在高校游览,除了满足好奇心之外,还有一份对高校的美好憧憬。如果高校能这样看问题,也许就能理解和接纳市民入校园游览。从某种意义上说,市民本身也是高校的建设者,理应得到高校的尊重和包容。另一方面,市民也应多注意细节,做到文明游览,礼让师生,尊重校园秩序。只有互相包容和理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
高校更开放,城市更有感召力。事实上,开放的高校更美丽。高校属于师生,也属于所在的城市,更属于全国。一个开放的高校,只会让人更尊敬。打开校门,让高校融入城市,与城市一起进步成长,也许若干年后,市民进入校园,不但不会成为高校的烦恼,还会成为高校扮靓城市的一道风景。(汪昌莲)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