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为敛财一年“病”上好几次?要为农村“探望礼”降降温

今年春节,记者回到中部某县的老家过年发现,不断抬高、拓展的“探望礼”歪风,让不少村民苦不堪言。按照民间习俗,探望病人一般会带礼品以示慰问。如今,礼品货币化并不断抬高价码,给农民带来不小压力,这一不良趋势应引起重视。

记者走访多个村庄了解到,过去亲戚朋友生病住院,拎一包冰糖或一瓶罐头前去探望是很正常的事,既融洽了关系,又没有负担。但现在,由于人们观念转变,探望“病人”的实物改为货币,从起初的50元增加到现在的100元、甚至200元,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由于对于什么样的病情才去探望没有固定标准,导致不少村民去检查个身体、头痛脑热,甚至小孩“割包皮”也到处宣扬吆喝,生怕全村人不知道而漏了“探望礼”吃哑巴亏。有村民得一次病可能“坐收”数千元,有村民每年要“病”上好几次,亲朋好友之间常因这些无中生有的“探望礼”发生口舌之争,甚至因为不对等比着生病。

攀比风气之下,在一些农村50元钱“探望礼”被村民嫌少,“至少100元”,一位村民直言,“我在外打一天工可能都挣不了100元。”

在我国广大农村,红白喜事“随份子”、生病探望慰问是人之常情。亲朋好友之间的探望,本是给病人增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合理的频次与数额是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感情的正常表达。然而,部分地区原本融洽关系的民间习俗却异化成敛财的歪风邪气,从以前的大病,到现在的小病,甚至无病呻吟,村民频繁奔走,浪费了时间、也加重了负担。记者了解到,有的村民一年“出人情”就要花去数万元,在经济并不宽裕的农村,沉重的人情往来让一些家庭苦不堪言。

生病不等于生财。前些年,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人情礼”乱象在舆论批评声中有所降温,刹住“探望礼”歪风,同样需要加大宣传引导。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要大力培育“没有压力”的社交氛围,树立积极正确的人情观念,积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引导村民抵制攀比之风,将节省的钱“好钢用在刀刃上”,如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等,带动村民增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合理的探望慰问拉近了人心,过度的礼品红包增加了压力,甚至带来亲朋邻里矛盾。有关部门宜出台一些激励性和约束性的措施,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引导示范作用,鼓励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促进部分乡村的攀比风气转变,减少村民因此产生的不必要矛盾和纠纷。(周科、孙飞)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八项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在何处?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