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历经30多年研发而成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采用了以“177堆芯”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为代表的大量创新设计,其安全性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近日,在“走进新国企・中国智造品牌行”活动中,中新网走进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刘昌文表示,华龙一号核电机型保持安全的核心,在于其“能动与非能动”的安全措施。在非断电状态下,靠电来驱动安全系统,保障核电站运行。
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万钢介绍,在核反应堆正常运行时,反应堆内的热量主要通过蒸汽发生器传递给二回路,核反应堆停堆后,如果热量不能及时从堆芯输出,就有可能烧毁堆芯。例如福岛核事故中,核电站失去电力供应,导致冷却系统失效,无法排出堆芯余热,反应堆部分熔毁,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中核集团核动力院研发了“非能动”方式的创新安全设计。
万钢说,华龙一号“非能动”的安全设计巧妙地利用“自然的力量”――重力。在72小时内,无需过多场内应急就可以将堆芯衰变热传递至事故冷却水箱,从而降低堆芯温度。这就好比,在小区的花坛发生了火灾,楼上的住户依靠重力,将水源源不断地洒向失火处。当然,在核反应堆中,这个过程远比上述例子更加复杂。
此外,“华龙一号”采用了双层安全壳的设计,外层可抵御大飞机的撞击,内层可做到即使堆芯出现问题,放射性物质也不会出来。
在软件方面,据核动力院工作人员介绍,核动力院自主品牌的核电安全级DCS龙鳞系统在限制或减轻事故后果、保障反应堆及人员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称,DCS龙鳞系统包括主控制站、安全显示站、网关站、工程师站等,软硬件设计、系统集成等已经实现100%的国产化,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
2018年12月6日,我国首套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正式发布。从此打破了国内核电DCS系统严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到2021年9月,首台套大型商用核电站“龙鳞”系统顺利通过出厂验收。
除了上述安全保障外,华龙一号中的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稳压器等一系列构件等一系列设施都在安全保障方面做了创新设计。经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华龙一号才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
核电已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在2022年亮相的国之重器中,“华龙一号”的名字赫然在列。据网信办网站2022年的报道,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