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旅游 > 正文

     【点睛】拉萨旅游应凭借高品位资源和后发优势,充分借鉴旅游发达国家的经验,创新高原旅游的发展模式,坚持“资源是根、特色是本、文化是魂、市场是导向”,避免重蹈内地某些城市旅游开发的覆辙,走出一条重环保、重原生态,轻开发、微开发的路子,确保资金用在旅游发展的刀刃上。


“五一”前夕,拉萨市为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区的战略部署,印发了《拉萨市全域旅游配套大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提升和建设景区景点景品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实施“全域提升、品牌营销、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机制创新”五大工程,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文旅新质生产力助推拉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5月18日,拉萨市委、市政府又召开盛况空前的2024年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对全市文旅产业大发展作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现结合全国旅游业发展的形势,从旅游专业的研究视角,对拉萨市建设高品质的高原特色旅游目的地,谈一些初步感受和建议:

--坚持走高原特色旅游发展之路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全球最高的省会级城市,全市下辖3区5县,面积2.9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58米,常住人口86.8万。与各省的省会和大城市相比,拉萨地处偏远、高原缺氧、交通不便,就决定了入藏客源将以中青年为主,老弱少幼客群不会多,加之西藏人口较少,本地游客量也难与内地省市同日而语;就旅游方式来说,中外游客前来拉萨的旅游,主要以观光打卡游、自驾自助游、公务商务之余的顺道游为主,受高原缺氧的影响而很少有度假休闲者,这便形成与东中部地区在客源总量和结构上的明显差异;在旅游资源状况上,拉萨拥有大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而东中部则只剩下一般化资源,中高品位的已开发殆尽,这便决定了拉萨旅游开发无需向东中部看齐,无需跟随其节奏和做法,无需舍近求远和弃易求难。

拉萨旅游应凭借高品位资源和后发优势,充分借鉴旅游发达国家的经验,创新高原旅游的发展模式,坚持“资源是根、特色是本、文化是魂、市场是导向”,避免重蹈内地某些城市旅游开发的覆辙,走出一条重环保、重原生态,轻开发、微开发的路子,确保资金用在旅游发展的刀刃上。包括投资规模、产品类型、文化特色、服务保障,都应从西藏的现实情况出发,首先考虑入藏客流量的大小,坚持以需定供、以销定产、量入为出,慎重对待大投资、大项目,慎重对待人造景观建设,慎重对待各种旅游园区开发。

--健全旅游领导与协调机制

方案提出组建“拉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由市委市政府、涉旅部门、县区和市属企业主要领导组成,这抓到了保障旅游发展的关键点。旅游业涉及工作面很宽,关联性和依托性很强,全国性的一条成功经验是,必须建立运转高效的旅游领导与协调机制。

这一机制要有必要的决断、协调和督办功能,能够灵活高效的运转,解决旅游发展的障碍和难题。如旅游开发应实行“点状供地”,浙江省已有大量的实践探索;涉旅项目的立项审批,文旅部门应有主导性意见;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开设,应尽量助力旅游发展,以方便前往旅游景区;文旅市场的质量与秩序监管,应建立良好的联合执法机制;对民宿经营者所需的各类证照,应快速给予办齐。

--不断拓宽客源进出大通道

近些年,拉萨对外的“铁公机”大交通都已具备,但旺季和个别时段运力仍显不足,随着旅游市场的快速发育,需要预作谋划与拓展。进出拉萨的青藏线卧铺票常年紧俏,提前半个月都难订到。入藏航班总体不多,北京到拉萨每天3班,拉萨与多数省会城市每天1班、有的还未有直航,“五一”期间返京航班就出现机票售罄。当然,个别时候也有因上座率少而临时取消航班的情况。

自驾是入藏旅游的重要渠道,虽表面看来花费不多、贡献不大,但有利于输送客源、宣传拉萨,应针对性做好服务和保障。除了提升就地租车和异地还车便利,还应加大租车选择余地(如品牌、类型,包括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搞好租车市场的诚信经营,如租车格式合同是否对消费者公平合理;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新建道路和旅游设施要及时在导航平台更新,提升旅游查询和路线导航能力;建设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露营地、停车场,加强水电、厕所、洗浴、商品、蔬菜供应,增加沿线加油站、充电桩密度,增设无人售货设备(售卖油、食物、商品),降低人工值守成本。客源与交通运力的对应配置,是一个类似“鸡与蛋”的古老哲学命题,市场发育与人为助力也是重要因素,只有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才能保持充足的运力,确保游客进得来、回得去。

--搞好供氧保障体系建设

方案明确“探索建设高原旅游供氧保障体系”,计划编制《高原旅游供氧保障建设方案》、《高原旅游供氧服务标准》,按照“试点探索、分期推广”的思路,构建高原旅游供氧保障体系。这对入藏旅游者来说,既可消除普遍性的心理障碍,也能较大程度缓解高原反应问题。因此,把供氧列为高原旅游的“第七要素”,对于降低入藏旅游的门槛、提升入藏旅游的舒适度,是便利旅游的开拓性、创新性、福音性之举。一旦高原旅游供氧体系得以建立,将很大程度地促进入藏旅游,并在世界各高原国家具有首创和示范意义。

--做强拉萨城区的旅游龙头

拉萨城区是全藏旅游的核心与枢纽,也是下属各县的龙头,理所应当做好做强。应进一步丰富和精彩城区旅游产品,推动旅游走出“老三样”的惯性选择(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引导游客参观小昭寺、色拉寺、哲蚌寺、罗布林卡等,以及西藏博物馆、大型演艺《文成公主》、吉本冈艺术中心等,让旅游内容更加丰富,综合效益不断增加。

应重视开发民俗生活旅游和夜间旅游。可利用保存完好的藏式宅院,配备必要的接待设施和小型化演出,接待游客前往参观、体验和消费,如北京的胡同游、云南的藏民家访。同时,适度发展夜间旅游。拉萨城区已有成熟的商业业态,如玛吉阿米等一些餐馆茶吧酒吧,已是旅游消费的喜好性选择;拉萨河中的仙足岛片区,适宜打造为夜间旅游消费集中区,通过增加游客喜欢的夜演、夜宴、夜市、夜购、夜咖、夜娱、夜禅等体验项目,可逐步开发为标志性的夜景带和休闲夜市。

--畅通拉北环线旅游

方案提出“重点完善G318、G109、G561国道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增设一批旅游厕所、停车场、观景台、游步道、标识牌、休闲驿站等设施,提升沿途景观,打造圣湖天路、茶马驿道、秘境山水三条风景廊道”,是很好的旅游发展计划。拉萨旅游要做大做强,使辐射与拉动效应实现倍增,需要推动周边区县旅游崛起,即通常所说的“拉北环线游”。周边各区县旅游资源丰富,有的还有较高知名度,亟待破解的是提升游客在当地过夜比例;过夜游客多起来,对区县拉动效果就会明显,既节省往返拉萨的时间和费用,又确保了环游能够进行下去。

应站在旅游者的角度,设身处地解决住得下、吃得好、有得玩的问题。墨竹县城的“美居有氧酒店”虽是一家小宾馆,但干净、整洁、有氧。拉萨城区有一家“喜藏西藏菜”馆做得不错,秉持“藏料内做”经营理念,努力对应外地游客的口味,环境卫生和装修配饰也好,餐间还有员工表演的民族歌舞。这类的住宿和餐饮场所可作为发展标杆,若各区县有意识地扶持发展起几家,便会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逐步形成燎原向好之势。此外,有些民俗节庆资源也可加以开发,我看了有关资料介绍,像热振“帕邦当廓节”,除了寺庙喇嘛诵经,还有农牧民的集市交易,还有“赛马”、“枪青”、“羌姆”(跳神)等活动,只要做好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中外游客都会欣赏的。

--盘活旅游闲置项目

近些年,拉萨开发了不少旅游项目,但也有一些处于闲置低效状态,如旅游小镇、游客集散中心、自驾车营地等。基本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西藏旅游发展现状,未能很好研究客源市场需求,对应性的策划、规划和设计也不够。内地旅游发展的大量案例说明,旅游发展不怕慢、不怕等,就怕大干快上、大跃进,一旦哪个阶段急躁了、冒进了,接下来就是漏洞百出、接连跌跤,就会缴纳很冤枉的高昂学费。应该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下决心对闲置项目加以盘活和处置。贵州省分4类情形盘活和处置闲置低效项目,某些做法值得加以借鉴。在既有闲置项目盘活和处置之前,区县应慎重论证和启动新上项目,以防积少成多、积重难返。

以纳木措旅游集散中心和扎西半岛为例,大片房屋和场地利用率不高,两地相距近30公里、由60辆大巴车穿梭通勤,门票+车票200多元,一些旅行团和自驾游客望而却步,转而寻找远处的“野湖”。这种运营状况很难维持下去。最好是请富有市场经验的专业团队进行二次策划和创意,通过增加项目、充实内涵、提升魅力、吸引参与、完善功能,逐步达到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效果。

--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振兴入境旅游”是“十四五”确定的国家旅游发展战略。疫情之后,提振入境旅游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二是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的鼓励和便利入境的政策,最突出的就是实行单方面免签证,恢复和增开国际直航,便利网络支付和预订;三是西藏是各国游客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对前来世界屋脊游览观光、参与体验怀有很高期待。应落实好《拉萨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战略规划》,把握西部地区扩大开放的机遇,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支持,切实简化海外游客入藏审批手续。同时,“加强入境旅游市场推介,拓展入境、跨境旅游市场”,争取吸引尽量多的入境旅游者。

--改善和提升旅游服务

“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在旅游业内已讲了30年,在全域旅游的发展形势下,游客足迹愈加无处不到,需要城乡各处不断进行提升。

应完善旅游设施与服务。酒店、客栈、民宿应按照相应标准配置功能和实行管理,譬如酒店的电视应该方便收看,不能复杂到连服务员都很难操作;自助餐可有当地特色,也得考虑海内外食客的需求,尽量做到丰富、多元、可吃性强,乃仓酒店早间自助餐就做得不错;旅游车辆要对应高原特色和需求,如配带空调、弥散式供氧、厕所(发达国家的旅游长途车多已配备)。

应解决某些乞讨现象。如景区、寺庙和街区,有时会遇到乞讨者,这在内地城市已很少看到。这类现象一旦被关注和传播,可能会引发对整体性脱贫成果的质疑。

应抓好旅游厕所卫生。区县旅游点和旅途中的很多厕所是脏臭的。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旅游厕所的标准,进行改造、维护和监管;干旱缺水、少人管理的地方,可以借鉴国外类似地方的厕所样式,建造背面和侧面以格窗、栅栏为排气口、安装依靠自然风力带动的排气扇,以最大程度地保持通风换气;实在无条件兴建厕所的无人区、少人区,引导游客露天解决,这在国外自然保护区也有先例。如澳大利亚的珀斯市西北有一个鲨鱼湾国家海洋公园,其中的哈林浦Hamelin Pool汽车露营地就树立一告示牌,说管理部门无法提供厕所服务,请游客自便并注意安全。

应加强旅拍业态的服务。这方面全国很多旅游城市已走在前列。可做好服饰设计的引导与创新,体现藏文化和时尚流行元素;可人流密集场所增设租借点,在拍照打卡的集中区域设立“更衣间”,在车站、机场、大商场等开设归还点,以切实方便游客。上述方面,河南洛阳市洛邑古城区都已做到,服装租借摊位由几十家已增至近2000家,发展成为服务游客和增加收益的一大产业。

应丰富文创和旅游商品。方案已做了明确部署,重在落地落实。我逛八廓街时去了一家“西藏九赫手作工坊”,属于售卖牦牛绒纺织服饰的店铺,据介绍该店背后是日产围巾300条的纺织作坊,原料都是收购来的牧区牦牛绒,纺织者是农牧区的中老年妇女,售价每条二三千元,其综合带动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

作为分管旅游的区县领导和各级旅游部门负责人,应主动学习和提升旅游专业素养,尽快从“旅游者”、业余者的角色,转换到旅游专业工作者和决策者,这关乎旅游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吸纳人才,政策和待遇都比较优厚,拉萨应凭借自治区首府的优势,出台吸引人才的有力政策;应发挥好旅游挂职干部的专业才干,建立旅游人才“双向挂职交流”机制,也要用好发展旅游的“外脑”,即内地的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人才来自各个渠道,院校培养只是一个方面,更需要旅游实践中崭露头角的一线人才,尤其是涉及诸多专业和岗位的旅游职业经理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引进外资建造的国际品牌酒店,就是从聘用外国酒店的高管团队起步的,实行待遇与经营业绩挂钩,这个过程走了20多年,我国饭店业才成长起本土化人才。拉萨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应借鉴这方面的经验,招聘天下旅游真才而用之,也可聘请专业的顾问咨询团队,定期前来调研和诊断,也是人才利用的一个好办法。

可以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旅游同业者的奋发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拉萨旅游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不同内地的发展之路,以高原特色和中国特色屹立于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之林,一定能够实现到2025年底旅游总收入占全市 GDP比重超过60%的目标,以更加显著的旅游产业地位贡献拉萨经济社会发展和造福广大民众。

(作者:高舜礼 本文系作者在2024年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主题演讲,有所整理,标题后加)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银龄助老 联通美好——助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 联通在行动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