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发布了落实《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意在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方案的总体要求明确,要顺应旅游消费升级趋势,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提升行业发展能力,加快发展入境旅游,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需求、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就业增收、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助力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繁荣复苏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作出积极贡献。
在工作任务中,方案提出了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加快发展入境旅游、提升行业发展能力、保障措施等五方面共38项措施。
丰富优质旅游供给
其中,在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方面,将组织文艺演出进景区,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加快发展红色旅游,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示范,推动休闲度假旅游提质增效。
将推动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佛山市顺德华侨城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支持梅州客天下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支持深圳南头古城、佛山南风古灶旅游休闲街区、惠州水东街、中山孙文西路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提质升级。
同时,重视“文旅+”效应,推动文化旅游与体育等融合发展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做大做强“粤美乡村”旅游品牌,加快发展森林旅游。
提出推动滨海旅游项目建设,发挥广东滨海(海岛)旅游联盟平台作用,打造滨海旅游项目库,推动沿海城市协同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发展跨海岛旅游,打造世界级滨海(海岛)旅游目的地。
并将促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落地实施,加快培育湾区旅游消费新热点。
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为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方案提出实施数字消费促进行动。
以“粤式新潮流”为主题,围绕网红打卡点、美食目的地、灯光秀和音乐会等热点,构建数字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型场景,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促进网络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等新型消费发展,鼓励打造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
还将开展“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优化旅游景区管理,持续擦亮“粤夜粤美”夜间文旅品牌,促进区域合作联动。
指导热点景区科学设置和核定承载量、及时回收使用预约未到场门票、在旅游旺季延长开放时间等,拓宽供给渠道;鼓励广东省有条件的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举行博物馆之夜。
加快发展入境旅游
在加快发展入境旅游方面,通过开展精准营销,加强“活力广东时尚湾区”境外市场宣传推广;加强签证和通关政策宣传,重点推介广东省144小时过境免签、“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政策。
除了提升旅游景区便利化水平,还将优化离境退税服务,配合省财政厅等部门做好口岸出境免税店报备工作,优化入境旅游服务。
同时,提升广东文旅推介大会、广东旅游文化节等文旅活动影响力,推动办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展会活动,促进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
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广州、深圳两个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特别是要发挥国家对外文化基地(广州)知识密集、数字引领的优势特点,全力打造广州(国际)对外文化和旅游贸易人才基地、广州(国际)对外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广州(国际)文创成果转化基地、广州(国际)“专精特新”文化智造区、全国游戏出海基地等5大核心片区,推动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具有广东特色及优势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提升行业发展能力
为提升行业发展能力,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推进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提升。
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方面,加强线下线上旅游市场监管,组织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打击治理跨境赌博旅游管控工作,发布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系列典型案例,发布重大节假日在线旅游市场价格预警,依托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旅游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加强重点区域联合执法。
加强重点旅游案件督办查办,采取集中办案、以案施训等方式,集中查办一批不合理低价游案件。适时在媒体曝光一批典型案件,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落实保障措施
方案明确,要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东莞、江门等市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举办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打造文旅投融资对接平台,推动政银企与文旅项目对接合作,促进省内外区域协作交流和产融对接。
此外,还将加强用地保障、加强人才保障,并做好旅游安全监管,推动建立完善广东特色文化和旅游统计体系。
(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 黎存根)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