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全国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旅游人次和收入齐升。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有望全面超过2019年同期,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等成热门选择。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全国各地近期持续高温,来自安徽的游客魏倩却在昆明感受到了难得的凉爽,“这里的温度太舒服了,和外地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入夏以来,云南省平均气温仅22.9℃,“天气常如二三月”的春城昆明成了避暑胜地。
不仅是昆明,在云南处处可徜徉山水间,享受夏日清凉。在大理,苍山脚下、洱海之畔,游客沿着生态廊道一路打卡,感受慢生活。在石林,群岩涌翠、万峰竞秀,游客可边体验彝族文化边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除了昆明、大理、丽江、迪庆等传统热门线路外,曲靖、西双版纳、普洱、保山等地游客也持续增加。连日来,昆明航班起降和旅客吞吐量骤增,7月14日,起降航班1005架次,创3年来新高,运送旅客14.38万人次。云南铁路部门日均发送旅客30万人次,同比增长20.6%。
“园区4家酒店,提前2周就订满了。”湖北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营销中心副总经理付志新表示,今年暑假伊始,该度假区就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预计暑期将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再创新高。”付志新说。
同程数据显示,7月11日至17日,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上涨超过120%,全国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50.53%。“暑运开局旺早有预兆。”在携程机票营销负责人蓝星看来,今年暑运的火爆得益于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叠加机场和航司不断推出优惠,并有直播、大促等营销活动,进一步刺激旅客出行需求。
“从热门出发地和目的地排名看,上海在全国城市中均处前列。”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表示,随着旅游市场逐步常态化,暑期旅游需求得到集中释放,加之学生流、亲子游客群强劲复苏,暑期出行客流持续高位运行,上海作为暑期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热门,暑期前半月旅游市场呈现多样化、都市性等特点。
研学游深度游成热门
“亲子研学是暑期上海旅游市场的热门主题。”程超功介绍,7月以来,同程旅行平台上海区域“研学”产品关注度环比上涨183%。连续多日高温天气,催热了博物馆研学游,清凉舒爽的博物馆吸引了众多亲子和学生游客。
针对各大博物馆客流“爆棚”情况,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布将组织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等17家博物馆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并试点持证导游进博物馆带团讲解等举措,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研学游的火热不只在上海。上合少年儿童“世界是课本”主题研学团队也在7月抵达湖北宜昌三峡大坝旅游区。在三峡工程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文化交流形象大使窦昕把与三峡有关的历史、诗词等作为索引,为上合组织少年儿童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长江文史游学课。
今年以来,三峡大坝旅游区、屈原故里景区推出的多款研学游产品受到热捧,接待研学游学生分别达3.8万人和3万人。“从宜昌到重庆,既是唐诗宋词走廊、三国文化富集地,也是领略大国重器三峡大坝的必经之路。”窦昕表示。
“随着用户个性化和多样性需求增加,以往流于表面的出游产品已不能完全吸引用户。”程超功认为,只有深挖用户需求,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更具城市特色的旅游精品,才能保持市场活力。比如,暑期City walk(城市漫游)成为年轻游客探索城市的热门玩法,上海武康路、安福路、永康路、复兴西路、复兴中路等吸引了不少年轻群体前来“打卡”。
多方协力做好服务
“香格里拉的松茸、丽江的松露……菌类吃法种类多样,期待游客前来体验。”云南文旅厅副厅长娄可伟说。云南文旅部门在调研市场的基础上,推出10条精品线路,包括文旅融合、户外运动等主题。“这10条线路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热销产品。”云南省旅行社协会副会长刘志敏表示。
今年以来,湖北省财政安排近10亿元帮扶资金,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其中,4亿元用于发放文旅消费券,2亿元用于支持新开国际航线,1.53亿元专项奖励资金用于鼓励旅行社开拓省外客源市场,近2亿元用于宣传促销。同时,协调各金融机构对文旅企业提供贷款延期、贴息等支持。
湖北文旅集团统筹38家景区、40家酒店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在神农架、恩施大峡谷、荆门极客公园等景区,游客可凭高考、中考准考证免费入园。“游湖北”平台在咸宁试点启动2023消费券发放工作,已发放消费券1.5万张。
铁路、民航等部门也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暑运安全平稳。“航延自助改签小卡片”“一站式综合服务柜台”……东航推出一系列特色服务,为旅客带来更加快速便捷的服务体验。云南祥鹏航空加大调整运力投放,并从加厚安全管理、强化技能提升等方面积极应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调配运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并积极创新服务举措,全力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经济日报 管培利 李治国 柳洁 董庆森 李景 曹松 )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