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旅游 > 正文

【点睛】对我国旅游业和旅游景区来说,向国际高水平看齐,是一条漫长的探索和实践之路,需要走比较长的时间。即使2025年我国如期推出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那也只意味着走出了尝试性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也不会平坦顺畅。



“十四五”旅游规划提出,2025年前我国将建设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区,这意味着在中国旅游景区序列里将涌现出类拔萃的“金字塔尖”,在全世界将呈现最具东方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中国国家旅游名片。


那么,在与国际一流景区接轨、凸显国际化方面,我国的这些景区需要加快缩小哪些差距,弥补哪些国际性的短板,以充分体现我国景区在保护、开发、管理和受益上的国际化特征?我认为,大致应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1、资源保护。由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开发成的旅游景区,都拥有很高的资源品位,也有较严格的保护要求。我国多数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表面上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难得破坏。其实,中外景区保护的差距,恰在规划开发和后续建设的环节。放眼全球,国外的同类型景区大都把保持原生态视为首要原则,对资源实行严格保护下的轻开发,尽量减少破土性、开挖性、永久性的旅游设施和建筑,游步道、溪上桥、护栏扶手等都因陋就简;我国景区开发则与之有别,讲究游览的舒适性、安全性、坚固性,在栈道、台阶、游步道、索道上花了大宗的钱,因此也拉大了与国际通行做法的距离。例如,新西兰的库克山国家公园,其人为开发建设就很少,除了集游客接待中心、旅游住宿、博物馆于一体小组建筑外,游客在山上的游览观光,只能选择需要攀爬的红潭阶梯线路,或是较为平坦的基亚角漫步线路。若对标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景区确需切实加强资源保护,严格控制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建筑规模,避免开发建设的大挖大建、大兴土木、大投硬件,方有利于提升旅游资源的保护水平。

2、文化阐释。无论是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还是一般5A级旅游景区,做好景区及周边文化的挖掘与阐释,既是提升与国际接轨的重要环节,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国际传播的必要工作。如澳大利亚中部艾尔斯岩世界遗产地,就建有曾获“澳大利亚旅游大奖”的乌鲁鲁艾尔斯岩度假村,向游客免费提供原住民文化活动;日本富士山申遗之后的每年7月1日,静冈、山梨两县都将举办“开山日”,迎接慕名而来的国内外登山者;斯里兰卡的康提寺,每年夏季举办数日的佛牙节,免费提供100万个坐席,举办极盛大的迎佛牙集会游行。我国可挖掘和阐释的文化资源很丰富,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性文化、民族风情、民俗节日、非遗传承、饮食传统等,作为大型景区都应注意加强利用。



3、绿色生态。近些年,我国一些大型景区在这方面已做得有声有色,有的已成为当地绿色环保的典范。如安徽黄山景区的保洁,不论是平日,还是黄金周旺季,都做到清洁干净,多次获得国家级“卫生山”称号。当然,在与国际深入接轨方面,我国景区仍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对自然灾害或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要积极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在废物和垃圾处理、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厕所保洁技术等方面,要积极借鉴和引进国际经验,如可选择较为成熟的片区,试行减少垃圾箱设置、鼓励游客自带垃圾的国际先进做法;对于景区内的饭店、餐饮等场所,要倡导“绿色经营”,将生态绿色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4、共享发展。这是世界遗产地确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红利尽量分享与原住民。我国多数景区采取的是把景区内居民尽量迁出,再通过安置其在景区服务岗位就业,或在周边扶持其生产生活的做法,这是我国景区保护与开发的一个特色。从具体的发展实践看,我国既有景区与原住民和周边民众利益共享、脱贫致富的生动案例,也曾发生过当地人因利益分享不足而与景区发生冲突的事件。因此,共享发展是仍需重视的现实课题,最明显的一点是我国景区普遍实行高于国际景区的收费,制约了公共资源开发的红利应由全民共享,影响了更多居民从景区旅游中综合获益;对于从景区搬迁出的原住民和景区周边民众,除了尽量安置就业以外,也有不断创新开拓以更多给予反哺扶助的问题;对现役和退伍军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有进一步实行门票减免、租借轮椅,给予更多人性化服务的问题。



5、科普教化。这是我国景区应加强弥补和提升的工作领域。一是景区应将其所依托资源的类型和特色,在导览内容和说明牌上充分加以体现,而不仅仅是景观性的介绍;二是要求导游或讲解员的景区执业,更加注重资源类型的专业化、科普性讲解,而非动辄象形化、拟人化、故事化的讲解;三是建立有关主题的科普馆或研究基地,如四川黄龙景区计划建立横断山脉高山兰花及高原原生花卉研究中心、岷山型岩溶地貌研究中心、钙华博物馆。四是加强开展研学科普,对遗产地资源进行专业解读,让学生和游客从中汲取生态、环保、气候、地质、植物等多方面营养。

6、安全保障。景区不仅要提升管理水平,更要切实保障旅游安全。我国景区在保障旅游高峰期安全上,已积累了较多经验,如延长景区开门营业时间、适时扩大景区容量、加强现场指引和疏导,开辟应急疏散通道等,确保不发生大规模拥堵和踩踏事故;当然,也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景区的安全保障措施,如设立绘有毒虫害虫图形的提示牌,设立摔跤、跌落、坠崖等警示牌,设立高温中暑、严寒冻僵、大雾迷路的预警牌,更好防范旅游途中的各种事故;要针对景区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各种周密的应急预案,构建商业与政府相结合的救援体系,确保能够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包括直升机)。四川黄龙计划在景区高海拔地方建立高压氧舱,对于及时救治有高原反应的游客将是富有成效的急救措施。

7、专业服务。就是要以国际视野和专业思维,提升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例如,不断推进入境签证的简化手续,提升外国游客入境便利,包括入境通关和提取行李的效率;加强各服务环境和岗位的外语人员配备,提高讲解员和导游的外语水平,使旅游行程更加便利与舒心;丰富餐食供应的种类,既包括西餐和主要国家流派的餐饮,也包括中国各地代表性美食和菜系流派,如粤菜、川菜、徽菜、淮扬菜等,尽量满足外国游客的餐饮口味;做好旅游购物的代办托运,为境外游客提供尽量细致的服务。



8、国际交流。近年来,我国景区无论是走出去、请进来,参会和交流都有不小进步,但距离“国际化”、“以我为主”,还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在某些领域要增强自信、主动交流、大胆发言,勇于推介自己做法和经验。例如,在遗产地保护利用、尤其是带动脱贫致富上,我国不少大型景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应该有底气主动参与乃至主导国际交流,发起主办专题交流和研讨会议,以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也可发起成立专业性、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制定和推广一些国际标准,例如,黄山景区在环卫管理上多有建树,多轮修编了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建立了《路段卫生保洁要求》《生活垃圾管理》《生活垃圾清运下山工作要求》等管理规范,牵头编制《山岳型旅游景区清洁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向国际同行推荐和推广。

9、宣传营销。这个方面,我国景区已进行很多探索和尝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需要虚心向国外同行学习借鉴,包括对主要市场的客源细分、对营销方式和手段的多元化、对产品组合的推陈出新、对景区自身形象和品牌的持久塑造等,都需要加强向旅游发达国家学习,争取以境外市场客源所喜闻乐见的营销手段,赢得源源不断的入境游客的持续增长。

10、国际影响。大凡堪称世界级旅游景区的,无论是属于哪一国家,都应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因此,景区接待入境旅游的业绩,应是踏入“世界级”门槛的拦门棒。从我国5A级景区的总体接待水平看,划定年接待总量600-300万人次的高线是可以的,关键是入境游客的占比是多大,若是占总量的10-5%,年接待600万人次的总量,就要有60-30万人次的入境游客。当然,门槛高低是可以调整的,越高就显得越“高大上”,越低就意味着有更多5A级景区参与进来,这最终取决于决策者的拍板定夺。就我国景区接待的实际构成看,入境游客占比普遍不高,若定在5%,年接待600-100万人次的景区,入境游客就得是30万-5万人次。这个数字表面看不算多大,但它指的是一个景区,而非所在的整个城市,对不少景区而言也是勉为其难的。加之,至今疫情影响尚未终结,需连续3年都达到这个及格线,可能不少5A级景区将被挡在这道门槛之外。



对我国旅游业和旅游景区来说,向国际高水平看齐,是一条漫长的探索和实践之路,需要走比较长的时间。即使2025年我国如期推出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那也只意味着走出了尝试性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也不会平坦顺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改掉久已成习的工作思维、久已认定的工作方法,就如同让嗜烟人戒烟一样,不会是很容易的。以我国景区旅游设施配置的长期思维来说,要从现在偏重硬件投资开发,转到世界通行的以原生态和资源保护为首位、以游客观览为其次,首先就需要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转变,继之修订实行多年的旅游景区等级评定标准,这种行业内部的“自我革命”,是需要时间、条件和勇气的。因此,真正做到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与国际先进理念并驾、与国际高水平看齐,将是永远在路上的不懈追求和实践探索。

(作者:高舜礼 系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前社长、总编辑)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八项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在何处?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